網站首頁 舞蹈資訊 精彩視頻 舞蹈種類
拉丁  摩登  現代  國標十項  街舞  民族  芭蕾  踢踏  中國舞  古典舞  爵士  民間舞  當代舞  瑜伽  肚皮  鋼管  韓舞  交誼舞  廣場舞  芭啦芭啦  啦啦隊  健美操 
舞蹈比賽 舞蹈教學 音樂下載 精美圖庫 會員服務
國內資訊  國際資訊  明星檔案  舞蹈前沿  舞蹈評論 
比賽視頻   大賽視頻   積分視頻   會員上傳   表演視頻   教學視頻   彩訪視頻   視頻集錦  明星視頻 
賽事通知   比賽成績   國內賽事   國際賽事   比賽規則   裁判介紹  
教學資料  舞蹈知識  舞蹈名師  舞蹈考級  舞蹈培訓 
拉丁音樂   摩登音樂   表演舞蹈   團體舞蹈   其他音樂   音頻光碟  
積分說明   VIP會員   會員登錄   附近的人   求職招聘   尋找舞伴  

您當前位置:華人舞蹈網_體育舞蹈-體育舞蹈視頻 >> 舞蹈教學 >> 舞蹈知識 >> 舞蹈常識 >> 瀏覽文章

當代舞和現代舞的有關話題之——現代舞和當代舞的區別

本站原創 佚名 【字體: 】 2015-6-28 15:49:37 點擊:

當代舞和現代舞的有關話題之——現代舞和當代舞的區別

  現代舞的屬性更具有藝術的本質屬性,更以藝術家個性化的表達,即思想和藝術的技術方式。達到藝術品相的系統性和極至的單純,追求獨特性、先鋒的前衛性。雖關心當下、社會性的一切問題,但不與主流為伍。這樣的性質,往往自然不被大眾接受和理解,這樣的藝術家是勇敢的、孤獨的、甘當寂寞的。它的真正價值,除了獨特的藝術性本身的價值外,可能更是后人們的覺悟渠道和經驗所得,它是后一個時間下的“當下潮流”。

  當代舞的屬性更具時代的當下及時性,更具傳統和當下現實的關系性,更為傳統的即得意義,更符合大多數人的娛樂需求。它是時尚的、主流的、大眾的,它也積聚中國的變革時代的文化性。在思想上和藝術樣式上求“改良”不求顛覆。它沒有所謂的“獨特的藝術性”的藝術系統化,也不講究所謂的“原創”,而是拿來和加工,賦予新的樣式中得以創吸。

  首先,應該說這兩個舞種的名詞來源都是西方當代藝術思潮下的藝術形式。它們之間有同宗的血緣關系,又是時間進程中的心態、思潮的變化而產生的理念、方式的不同。現代舞更以藝術家個體自我的獨特思想和藝術系統形成的面貌,表達藝術思想所創造的藝術樣式和作品;而當代舞更注重已有形態、元素的重新利用,更加運用各藝術門類之間的橫向交叉來重組藝術的符號,更及時敏感地傳達當下的各類信息,相對關注當下的主流、時尚的引領,或者本身就是其代言。現代舞和當代舞是派生屬性的不同思考角度來關注藝術和藝術樣式的存在性。

  中國當代舞和現代舞的區別,要從歷史和意識形態、大文化背景來分析,它與中國“改革開放”中的一切事物的存在狀態非常接近,也就是說正在進行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看待中國的大環境中的事物變化,便得知作為現代舞和當代舞的中國性的認知一、二就明白也。如果進一步地分析:就現代舞來說,它還是沿襲著西方現代舞的宗旨理念和人文精神,并從引進開始到漸漸形成以那個中國人、環境、背景下的個性化的藝術表達,并在身體語言的形態上有著自身的藝術方式和手段。但由于現代舞的根源因素及生長條件的客觀限定(積聚個性化的藝術表達和先鋒、嘗試性的文化藝術根源),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舞者并不多,即使他(她)的作品已是很像現代舞的形態,也不代表他(她)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舞性質和使命。原因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氛圍和追求都在認同“大同”,都以集體的民族共性、價值觀為目的。很難真正建立起獨立人格化的精神追求乃至實現,很難形成獨立品相的藝術作品和方式。同時也很難培養起來這樣的一批藝術人,一般都是自生自滅,有的甚至根本還不得體驗到自身是否具有這樣的性質就被夭折,而這樣的夭折并不一定是強迫的,甚至是無意識的,或者是潛移默化的改變企圖。所以,中國的現代舞基本上還是在形態、形式上“像”現代舞層面,很難進入到思想的獨特、前衛、先鋒派的層面來進行藝術的獨特詮釋。從舞蹈人自身的素養能力,其層次就夠不上,也就很難有真正的現代舞者,只會有很多的跳現代舞的人(當現代舞的技術更為普及化后)。這樣一來,對現代舞文化的缺憾使得現代舞沒有在中國真正地被理解。盡管現代舞從一開始的完全不被人們所知,甚至在舞蹈圈內也是如此,一直到今天無人不曉。但是,對現代舞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現代舞“即成傳統”的形態層面,以為現代舞的真正價值只是在解決人體的動作。比如:當跳舞人在訓練上的人體能力等問題時,都希望在現代舞中能到解決;當舞者想學現代舞的角度和各專業選擇現代舞的學習時,都是需要現代舞的“技訓課”,好像提到現代舞就是現代舞的技術訓練。殊不知很多的現代舞大師根本就沒有動作的訓練系統,也不為“技訓課”,他們只是各種不同的創造方法和理念。人們似乎根本不能看到現代舞的價值是人的創造力、人的探索和嘗試精神、人對世界和人性的反思、人與舞的更為科學化、人的獨立人格和非常個性化的藝術魅力。同時,最為有價值的意義和存在,是一個“現代性”的問題,喚醒人們對哲學、心理學、社

會學的時間性的思考。而在這中間的現代舞技術訓練,只是在其下的動作形態的技術。換句話說,如果不去思考其中的技術形成的原因從何而來、它的真正理念在哪里、是什么樣的思想才會有現代舞的技術?旨在形態中學習形態,根本沒有太多的利用的價值,不是學不到根,就是他人的形態替代了你自身的那個應有的藝術形態,使你自身的藝術形態走向滅亡。中國現代舞一路走得好艱難,并不是說沒有人在搞現代舞,而是說,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讓現代舞的本質精神進入中國人的意識形態,對現代舞本身的認知和現代舞的價值沒能得到它應有的地位和位置。當現代舞的概念還沒有真正得以展示,廣大的老百姓在概念和樣式還含糊不清時……

  當代舞似乎大有取代現代舞的趨勢。從一個比賽的方式來說,往往把現代舞和當代舞和為一體就能說明問題。中國現代舞與當代舞之間的關系,可能更是一種替代屬性。不知是現代舞的上述原因,還是當代舞的優勢而成?

  可以說,中國現指的當代舞的概念,與西方藝術名詞中的概念有著很大區別的。中國當代舞的屬性,我以為更符合中國的國情和人的狀態,同時也更為觀眾群的接受。它是一個中國特色的藝術和中國舞蹈人特性的范例。是一些不愿意本質地接受現代舞的思潮,又發現現代舞的有用之處,在想追求某種創新樣式的狀態下,更多地利用現代舞的動作技術和傳統舞蹈中的形態、技術、身韻相結合。而在思想上、結構上、舞臺方式上不作徹底的顛覆性的嘗試。這樣的狀態有幾大好處:第一、在視覺上達到一定的創新和發展,極大地滿足廣大觀眾厭倦陳舊的審美需求和精神確認性的認同。第二、使舞蹈藝術與政治、意識形態更為同脈同步,讓舞蹈的時代節奏、精神氣質都以一種與時俱進的狀態呈現。第三、表達主題和題材上相對寬泛更易貼近生活和時代并能代表大多數人群的思想和利益。第四、更多的年輕編導們得以施展的空間。其原因是年輕人的心理需求和對時尚元素的敏感度以及自身文化背景的狀況本然如此地相合。只要綜觀每每各種比賽,當代舞作品的數量遙遙領先,似乎其它舞種都還能有當代舞影子、傾向而顯得屬性模糊不清,便可窺探到當代舞的生命力極強的包容性、通用性、大眾性、好看性,并成為人們普遍的認同。當代舞的發展迅猛,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或者說是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的中國自然是當代舞的天地。每個時代都會有每個時代的符號出現和留下,尤其是當下不斷的事物演變、衍變往往超出人們應有的理性范疇,甚至沒有過程地存在和沒有過程地消失,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征。

  但是,如果能安靜地分析一下深層的文化藝術問題,在這樣繁榮的當代舞背后可能會有潛在的問題,甚至是致命的嚴重。首先,我以為中國的當代舞性質與西方當代舞性質的屬性不同的根源,還是一個藝術理念的問題。這個理念的不同在于,后者更為回歸大眾的藝術性而有著全新的藝術追求、創新,藝術理念的表達還是創作者的根本追究,只不過嘗試的角度更為寬泛和包容甚至及時。而前者是不愿被時代淘汰之下的選擇,以保住一些再改變一些的改良性為基準。保住的是更具已有意識形態和審美美學性的實質和傾向,改變的是一些陳舊的形態和技術方法。第二、當代舞的風行,會讓中國傳統舞蹈中的美學、風韻大大地削弱,便會把本來就微弱的中國傳統舞形態和美學一掃而光。中國的舞蹈將會沒有時間下的歷史傳承,那么中國的舞蹈將會在“下一個”時間下更為殘缺。第三、中國美學上的藝術和任何事物,都是需要“文火燜煮”急不得,旨在慢慢存香、漫漫飄香!如此這般的快餐式舞蹈文化是很難繼承和真正意義上地發展中國最有價值的藝術品相和風范的。也許,電影藝術可以完全地拋開“傳統”的樣式,因為,它的傳統性的藝術追求和樣式的保存期非常之長,一旦人們想要了解和欣賞時就可以打開膠片,那個“原樣”就可以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毫不走樣地展現于當時的風采。舞蹈藝術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除非都拍成電影),作為舞臺藝術的特性,藝術的傳承,是需要那一個個的當下人具有跨越時間的本領完成跨時間的藝術形態的展現。這樣的一個特性,對于傳承賦予人及一代代的人來說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非常會被斷根的事。中國古代舞蹈的消失不正是自然地說明了這個問題的復雜和難點嗎?第四、現代社會是一個極浮躁的脈動,人們很難安靜深入到事物的深層,甚至在觀念上就拒絕深入,以為它實在不實用也。故而,舞蹈這門“苦”差事,就更難讓舞者潛心研究,哪怕是學非常磨人的傳統舞的素材。能具備一身的傳統素材的展示,恐怕就少之又少了。這樣一來,能跳傳統舞的人有多少、能編傳統舞,具被傳統美學韻味的人,更是不可能有了。一是我們已不活在傳統的時間里;二是懶得想向傳統學習,因為它實在需要花力氣,實在是不容易得到的呀(像孫穎老師這樣有深厚傳統文化、舞蹈功底者,實在是稀有之寶,難能再有)。第五、在中國目前的編舞領域,有這樣的一種觀念就是:“我們要在精髓上繼承傳統,但在技法上運用接受現代舞的技法。”這真是一個“掛羊頭買狗肉”的典型。試問,舞蹈藝術、舞種的形態特性,以至轉為它的編舞方式的技法,都應有一個美學的前提。在這個美學下才可能產生相關的藝術方式,這個方式便是技術技法。這樣的技術技法的存在本身就是這個美學下的產物和為這個美學所用,可謂一個系統產物的配套。怎么會是“有靈魂沒有肉體”?那么“靈魂附體”說不就不存在了;如果靈魂不能附體,那么你的靈魂又怎能體現、它的表現形式在哪里、不是一個空談嗎?從來沒有聽說過,哪一個中國傳統藝術的誕生和存在,是以他人的技法來完成的,也沒有聽說過哪一個中國傳統藝術沒有自身的技法,只是走到今天需要一種發展時有所鑒借。鑒借和借用、替代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和本質嘛!這樣的“皇帝新裝”怎么會在舞蹈界大興其道?怪不得我們的舞蹈作品樣式極為雷同、極為單一,因為我們會把制作樣式在渠道上“同一”,視作全國統一糧票,而不是“身份證”。這樣所謂的“當代舞現象”便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或者說是必然的結果。綜觀中國舞蹈的特長和長處,并不是我們有很多的舞蹈流派、多元化的藝術思想和藝術人,而是中國各民族的不同舞性,讓我們得以更多的舞蹈形態風韻,使我們能有不同的舞種概念和樣式。一旦走在前面的創作作品,失去了非常多樣的技法完成舞種豐富的形態學和內涵,中國舞蹈走向狹窄的獨木橋,甚至是死角的那天就不會遙遠。因為思想本來就不多,還要扼殺形態、樣式,舞蹈的前景就不可能樂觀,決不利于舞蹈的健康發展。

  述說以上可能的潛在問題,決不是說當代舞本身有怎樣的錯。而是針對一味地跟風,急功近利的心態和追求,實在可怕。以此作為對每一個有責任、良知的舞蹈藝術人的交流,留駐我們已有的舞種形態、多元化地產生我們的舞蹈作品,盡可能地挖掘藝術家自身的藝術觀點和潛質,使舞蹈的面目真正讓老百姓認知,讓舞蹈人自身真正地在舞蹈中體會舞蹈樂趣和價值。



0% (0)
0% (10)
友情鏈接
申請鏈接
版權所有 華人舞蹈網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備11005826號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經開二區 郵編:130000
電話: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