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輕盈優雅
——冰上芭蕾舞劇《天鵝湖》觀后
黃梅戲大劇院上演的冰上芭蕾舞劇《天鵝湖》,號稱“2017年度最不能錯過的演出之一”,據說該劇有幾宗“最”:最頂尖的團體、最具打造難度的真冰舞臺、最強的舞蹈與體育技能……我有幸現場觀賞,深感此言不虛。整場舞劇看下來,感到真如行云流水、優雅輕盈,是一場如夢似幻的視聽藝術大餐!
馬克思說:“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那你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要真正欣賞領悟該劇的藝術特色與意蘊內涵,需要具備對滑冰、芭蕾和交響樂《天鵝湖》的相關知識。踮腳跳芭蕾,我在影視里看過,那些舞者舉重若輕,飄飄欲飛。我也在電視里看過花樣滑冰,運動員腳踩冰刀,表演著步步驚心的“速度與激情”。難以想象,當芭蕾與滑冰相遇,會呈現出怎樣一種力與美的新感覺呢?
藝術是帶著腳鐐跳舞,冰上芭蕾舞,是戴著幾套腳鐐手銬跳舞,它有屬于體育的力度、協調與體能,還有屬于藝術的肢體、造型、與靈動。冰上芭蕾作為一種體育與舞蹈雙重高難動作下綜合性的藝術表達,給我的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流暢與輕盈。雙人舞是芭蕾的核心舞,用以表現男女主角戀情或正反兩方對抗,一般分為“出場”和“慢板”,是由男女演員相互扶持以及男演員托舉女演員來進行表演的。劇中, “王子齊格弗里德”有許多托舉“公主奧杰塔”的動作,擺一個造型,轉圈,放下,公主能迅速跟上王子的動作趨勢,合上韻律,并各自散開,各自獨舞,肢體間的組合、分離、重組、再分,一氣呵成,給人輕松自如的飄逸之感。
冰刀不利于行走,適合于滑行,舞臺空間又十分有限,滑行的軌跡,就只能是圓弧或圓圈,花樣滑冰中的這些規定動作,正好與芭蕾舞中“單足立地旋轉”和“劃圓圈”的舞蹈個性語言高度契合。整部舞劇是動感的,似乎是在不斷以冰刀“畫圈”的過程,觀眾的視覺也隨著舞者的運動軌跡,在舞臺上不斷地流動、交匯、變幻,真是應接不暇,“眼花繚亂”!白天鵝的轉圈舞極有特色,她不僅“自轉”,還圍著舞臺中心進行“公轉”,輕盈如纖云,靈動如絲縷,就像潔白的羽翼掠過湖面,泛起陣陣漣漪。最為觀眾熟知的,莫過于《四小天鵝舞》了,四只小天鵝在湖畔悠游嬉游,靈動、俏皮、活潑,有一種“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質樸美妙,由于在冰上滑行,還有一份難以言說的優雅。第三幕里,魔王與王子進行追逐搏斗,是極其快速的弧型跟進與“打圈圈”,在制造緊張氣氛的同時,也給人強烈的觀賞效果,雖然是打斗,卻仍給人輕盈的感覺。該劇特別可貴的是集體舞的整齊劃一,無論是雙人舞、多人舞,還是群舞,那么多人在冰面上滑行著、動作著,行進、轉圈、舉手、投足,都能做到收放自如,真不愧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在冰上演繹古典芭蕾舞全劇的演出團體!
整臺演出,在柴可夫斯基雄渾交響樂感染與引領之下,如溪水流淌般的暢達,如飛羽飄落般的輕盈,給人以速度的迅疾與造型的華美。我想起了中國的書法,顛張狂素的草書,飛鳥出林,驚蛇入草;我進而想到了南齊謝赫的“六法”,頭一個就是“氣韻生動”,氣韻生動,是鮮活的生命,行云流水,是蓬勃的生機,是一以貫之的宇宙真氣。氣韻生動,輕盈優雅,是一切高雅高層藝術的境界,不僅實用于對中國藝術的品評,也完全可作為外來藝術的價值準則,該劇亦然。“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冰上芭蕾舞,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