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舞蹈資訊 精彩視頻 舞蹈種類
拉丁  摩登  現代  國標十項  街舞  民族  芭蕾  踢踏  中國舞  古典舞  爵士  民間舞  當代舞  瑜伽  肚皮  鋼管  韓舞  交誼舞  廣場舞  芭啦芭啦  啦啦隊  健美操 
舞蹈比賽 舞蹈教學 音樂下載 精美圖庫 會員服務
國內資訊  國際資訊  明星檔案  舞蹈前沿  舞蹈評論 
比賽視頻   大賽視頻   積分視頻   會員上傳   表演視頻   教學視頻   彩訪視頻   視頻集錦  明星視頻 
賽事通知   比賽成績   國內賽事   國際賽事   比賽規則   裁判介紹  
教學資料  舞蹈知識  舞蹈名師  舞蹈考級  舞蹈培訓 
拉丁音樂   摩登音樂   表演舞蹈   團體舞蹈   其他音樂   音頻光碟  
積分說明   VIP會員   會員登錄   附近的人   求職招聘   尋找舞伴  

您當前位置:華人舞蹈網_體育舞蹈-體育舞蹈視頻 >> 舞蹈種類 >> 當代舞 >> 當代舞新聞 >> 瀏覽文章

啟蒙 發展 超越——中國現當代舞史上的三次向外學習

本站原創 佚名 【字體: 】 2015-8-27 16:46:34 點擊:
啟蒙  發展  超越——中國現當代舞史上的三次向外學習
如果我們設定,中國當代舞蹈藝術的起點是上世紀發軔之后不久,那么至今,我們已經走過了一條近百年的發展之路。
    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當代舞蹈藝術沐浴著時代的陽光和雨露,應和著中國的國力變遷與和平崛起,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在中國今天的人文社會中,舞蹈藝術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世界各國的舞蹈藝術都具有自身的排他性質一樣,中國當代舞蹈藝術的世界,也同樣經歷了一個高度自我的發展之路,因而走出了一條與國外各舞蹈體完全不同的道路。而當中國這一舞蹈樣貌在今天的全球視野中逐漸浮出水面時,對于她的認識和把握,仍需大量的推介和一定的筆墨。
    但實際上,中國當代舞蹈藝術的現實呈現,西方世界一定不會覺得很突兀。因為在許多方面,中國當代的舞蹈樣貌看上去對外部世界來說都不是像想像得那樣陌生。這是因為,雖然中國當代舞蹈藝術經歷了完全屬于自我的發展過程,然而,在這條近百年的道路中,她卻是不斷地受到了來自外部世界的影響。而正是這種不斷的影響,讓今天的中國舞蹈藝術在保持著獨特發展內因的同時,又在觀念上和方法上非常地接近西方世界的舞蹈形式。今天回首這段不長又不能算短的中國當代舞蹈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不同時期的三次大規模學習外部世界經驗的經歷,成就了我們今天舞蹈方式的實質。
 
一、外部世界為當代中國舞蹈藝術帶來啟蒙之光。
    中國舞蹈學界把中國當代舞蹈藝術的起點設定在上世紀初,有如下理由:
    1、中國古代獨立的舞蹈藝術形態在融入中國戲曲之后,已經難見具有獨立體系及文化特征的主流舞蹈樣式;
    2、西方當代舞蹈開始于這個時期向中國社會滲透;在哈爾濱、上海等地外僑聚居區,已經出現了西方專業舞蹈的活動。
    3、被視為第一位接觸西方舞蹈的裕容齡于這個階段先后在日本、法國學習舞蹈,并于后來在慈溪宮中表演舞蹈。[1]
    總之,這個階段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轉折點,新文化運動為中國的當代文化帶來轉機。伴隨著這一轉機,西方舞蹈開始在中國這塊當代舞蹈的貧瘠土地上尋覓落腳點。
    雖然有很多歷史事件成為外國舞蹈落腳的因由,然而在這個時期中將外部世界的舞蹈介紹到中國的最重要人物,是吳曉邦和戴愛蓮。
    兩位都是中國當代舞蹈藝術的開山鼻祖。
    吳曉邦于30年代末三赴扶桑學習德國流派的現代舞;戴愛蓮則在英國學習芭蕾舞和現代舞后于40年代初回到中國。兩位不約而同地用他們的新舞蹈藝術在中國大地上墾荒,為這塊土地帶來了當代舞蹈藝術之光,同時也為日后發展呈如日中天之勢的中國當代舞蹈藝術奠定了基礎。
    這個階段外部舞蹈的傳入,是中國當代舞蹈藝術的第一次向外看,西方的當代舞蹈形式從此開始作用于中國舞壇。秉承如此的開墾,中國當代舞蹈藝術從無到有,似嬰兒啼哭般發出了第一聲響亮的喊聲。這次向外看,不啻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任務:中國當代舞蹈藝術獲得了最初的啟蒙。
    值得一書的是,同是受到外部舞蹈的影響,吳曉邦和戴愛蓮卻都于此后終身致力于中國的民族舞蹈實踐,都在努力貼近中國社會的情感和欣賞習慣,用進步的舞蹈事業為中國的進步事業作出共享。這一點,是為我們后人所尊重、緬懷和不斷學習的。
 
啟蒙  發展  超越——中國現當代舞史上的三次向外學習
二、第二次向外學習讓中國舞蹈得到發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隨后而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工作旋即在中國大地上全面展開。剛剛起步的舞蹈藝術,同樣也開始走上了發展之路。由于與前蘇聯的特殊關系,這個階段的中國舞蹈藝術全面學習前蘇聯的發展經驗,而前蘇聯的藝術從觀念到方法都為當時和此后的中國當代舞蹈藝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上世紀50年代中葉的中國舞壇,古典舞、民間舞、芭蕾舞三個舞種以三足鼎立的態勢鑄就著專業舞蹈領域的路基。而三個舞種均受到了前蘇聯舞蹈榜樣的極大影響。前蘇聯派到中國幫助中國發展舞蹈事業的專家,成為當時中國舞蹈事業的主要智慧提供者,三種中國當代的主流舞蹈樣式,均接受了前蘇聯舞蹈事業在觀念和模式上的營養。
    中國古典舞就是在這個階段問世并成型的。然而在形成過程中,從方法論的角度借鑒了前蘇聯芭蕾舞的因素。直到今天,我們從中國古典舞的實踐中仍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影響在古典舞訓練、以及審美層面上的遺存。
中國民間舞的發展也是在這個階段發生了質的奠基作用,來自前蘇聯的莫伊謝耶夫舞蹈團同樣極大地左右了中國民間舞的思路和對民間舞素材的處理方法。這種觀念和手法,至今仍是中國民間舞從民間走上舞臺的基本方法。
中國的芭蕾舞更不必贅言,因為她從一開始就在在前蘇聯專家的哺育下,從訓練到創作兩個角度都全面地啟蒙  發展  超越——中國現當代舞史上的三次向外學習
受到了前蘇聯芭蕾舞事業的直接影響的。
    因此,不難看到,在中國當代舞蹈藝術發展之初,中國舞蹈再次全面地受到了外部世界舞蹈觀念的影響。這時的中國舞蹈伴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道路,從小到大,取得全面成長。這次向外學習,讓中國舞蹈獲得了全面而富有質的飛躍的發展。
 
三、第三次向外學習讓中國舞蹈獲得突破性進展。
    “文革”之后,面對新世紀、新形勢的召喚,中國當代舞蹈藝術重新獲得了藝術的生命。改革開放讓中國打開國門,西方的現代舞經驗全面地展現在中國當代舞人的面前。當時的中國舞壇,歷經了“文革”時期的百花凋零正以解放思想的態勢,尋求著自己的發展方向。于是,歐美現代舞的經驗在躍入了中國舞人的眼界之后,迅速成為中國舞界努力學習的目標。
    西方現代舞不僅僅作為一個舞種,而是作為一種“走向現代”的觀念,開始影響到中國各舞種的發展。舞蹈編導的觀念開始發生質的改變,這在思想層面上松動了中國舞蹈長期以來夯實的土壤;而日新月異的編舞技法,更是如舶來的“救命稻草”,在豐富著中國舞人對舞蹈本體的認識愈加深入的同時,也全面地控制了中國編導的創作出發點。西方現代舞,這個在昔日被視若洪水猛獸的國外舞蹈產物,終于堂而皇之地成為中國舞蹈的寵兒,不但現代舞團自廣東而北京而上海紛紛建立起來,就連中國原有的舞蹈環境無不受到這股現代舞運動的影響。
    中國當代舞蹈藝術的第三次向外學習,是全面選擇了向西方現代舞領域的學習和靠攏。而這次向外學習體現出來的整體特質是:“文革”之后面臨發展窘境的中國舞蹈藝術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中國現當代舞蹈史上的三次向外學習,都毫無疑問是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的,都在當時那樣的特定時空中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舞蹈的向前發展。這一點毋庸置疑。當然,像世間萬物的任何事物一樣,在形成有利一面的同時,它們自然也有一定的局限。這就需要我們運用辯證的態度對其進行深入的認識,從而以正確的姿態來對待和處理那些不利的負面影響。
    中國當代舞蹈藝術之所以成為中國當代舞蹈藝術,是由于她特殊而帶有歷史性因素的成長道路使然。這種歷史必然性是不可能預設或者更替或者重來一遍的。因此,對于今天中國舞蹈的現實樣貌,我們自然是需要虛懷若谷般地予以欣然接受的。接受之余,我們的眼光需要看得更遠,需要認真思考中國舞蹈發展的大方向,從而讓我們在對于歷史心悅誠服之后,正確地把目光聚焦于我們的未來。未來的理想景象應該是什么樣子呢?植根于中國、服務于當下、胸懷于天下,這種發展理念應該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文章來源于當代舞論文)


0% (0)
0% (10)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
申請鏈接
版權所有 華人舞蹈網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備11005826號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經開二區 郵編:130000
電話: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