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舞蹈資訊 精彩視頻 舞蹈種類
拉丁  摩登  現代  國標十項  街舞  民族  芭蕾  踢踏  中國舞  古典舞  爵士  民間舞  當代舞  瑜伽  肚皮  鋼管  韓舞  交誼舞  廣場舞  芭啦芭啦  啦啦隊  健美操 
舞蹈比賽 舞蹈教學 音樂下載 精美圖庫 會員服務
國內資訊  國際資訊  明星檔案  舞蹈前沿  舞蹈評論 
比賽視頻   大賽視頻   積分視頻   會員上傳   表演視頻   教學視頻   彩訪視頻   視頻集錦  明星視頻 
賽事通知   比賽成績   國內賽事   國際賽事   比賽規則   裁判介紹  
教學資料  舞蹈知識  舞蹈名師  舞蹈考級  舞蹈培訓 
拉丁音樂   摩登音樂   表演舞蹈   團體舞蹈   其他音樂   音頻光碟  
積分說明   VIP會員   會員登錄   附近的人   求職招聘   尋找舞伴  

您當前位置:華人舞蹈網_體育舞蹈-體育舞蹈視頻 >> 舞蹈種類 >> 古典舞 >> 古典舞技巧 >> 瀏覽文章

中國古典舞旋轉技巧精確講解

本站原創 佚名 【字體: 】 2015-8-8 10:57:29 點擊:

中國古典舞旋轉技巧精確講解

  中國古典舞是吸收了戲曲、武術、芭蕾的精華,并將三者加以結合發展,逐步形成的符合中華民族審美特征,具有強烈時代性的舞種體系。“旋轉 ”是古典舞訓練體系中技術技巧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沒有一個舞種能夠脫離轉的動作。當今,中國古典舞中的旋轉能力,已經成為了評價舞者身體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同時也是古典舞特性和充滿魅力的特質所在。因此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古典舞旋轉的種類及特點

  (一)旋轉的種類

  在舞蹈中,旋轉是指人體圍繞一個點或者一個軸進行的圓周運動。構成舞蹈旋轉技巧的三大要素是舞姿、動力和重心軸;中國古典舞旋轉技巧豐富多彩、變化多端,大致可分為直立轉、舞姿轉、復合轉三種類型。其中直立轉為基礎,舞姿轉為核心重點,復合轉為高難技巧。它們其內部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的。

  (二)旋轉的特點

  中國古典舞旋轉的主要特點是在運動的過程中身體所呈現出的不同軸面或者說是身體在空間中發生扭轉、交錯的關系,是中國古典舞旋轉的獨具的風格特征。同時中國古典舞也是畫圓的藝術,旋轉連接轉換多在三圓(平圓、立圓、8字圓)中完成。其一以“擰傾”為核心的曲線造型是中國古典舞旋轉的基本體態,也是中國古典舞旋轉的基本特點。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除了有直體旋轉之外,很大的特點是身體形態在擰傾旋轉的舞姿造型上的轉,特別是“傾”的平衡重心上的轉,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塑造形象的。所以動作顯出婉轉中的修長,急帶騰空中的延續,以及旋轉螺形的變化,如反掖腿仰胸轉,后退側身轉。其二民族舞姿的運用使中國古典舞旋轉技巧的復合型與流動性加強,進一步增大了舞蹈的空間變化。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轉或由上往下的轉,還有在轉的過程中各種舞姿的復合和流動的特點。

  中國古典舞旋轉技巧的訓練

  (一) 旋轉能力基礎訓練

  1、培養舞者正確的“站”姿是旋轉的堅實基礎

  “站”是一切動作的基礎,是舞蹈訓練的開端。沒有正確的站姿就不會有合理的身體重心及穩定性,也就不會有好的旋轉,因此培養正確的站姿是舞蹈訓練的基本要求。

  2、加強半腳尖的“立”是旋轉中最主要的一點

  我們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同一質量的物體,只有接觸面小了,摩擦力才會變小。摩擦力小了,才能夠用很小的勁,轉得更快,轉的圈更多。練習旋轉初學者應該先著手于人體直立基礎上的旋轉,從“一位”基礎上的立到“二位”基礎上的立;從雙腳支撐的立到單腳支撐的立;從雙手扶把基礎上的立到單手扶把基礎上的立,并貫穿不扶把時不同手位基礎上的立;目的就是為了增強身體的控制能力以便于尋找準確的重心。此外我們所要求的“直立”強調身體在垂直方向上的對拉,即半腳掌抓地的牢固(我們俗稱“往下踩”)與頭頂的垂直向上延伸(我們俗稱“往上長”),并要求身體的腹部和腰部收緊,肩下沉以達到“直立”的最佳狀態。

  3、“蹲”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常說“沒有好的蹲,就沒有好的跳”,其實我們也可以說“沒有好的蹲,也就不會有好的轉”。只有我們把蹲做好,才能有更好的“立”。

  4、“開”也是“轉”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也是芭蕾舞中要求的最重要的一點,在“轉”中無論是起法兒,還是旋轉過程中,都要求從下而上的腳踝、膝關節、胯關節的開度。如果都是“關”的,即使能“轉”,舞姿也不會好看。

  (二) 旋轉能力技巧訓練

  1、旋轉的重心訓練

  完成任何一種旋轉技巧都離不開重心的掌握, 正確的旋轉重心就是旋轉時身體的重心必須落在主力腿的支撐面之內。如直立式掖腿轉,可以作為原地旋轉的基礎動作最早練習。因為對于初學旋轉的同學來說,容易正確地樹立旋轉重心的概念,便于身體各部位肌肉在旋轉中的協調運動,從而正確掌握旋轉技巧的要領。在多年教學總結中我認為,旋轉的重心訓練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 ,對于初學者我們以利用把上的立點練習,使舞者養成一種動作定型,讓舞者了解到什么是旋轉所要求的重心;第二步,在基本掌握了把上的立點練習之后,舞者們可以在把下練習立點 ,加強對重心的把握,養成科學使用重心的習慣;第三步,舞者可以開始旋轉,并在旋轉中感受重心的位置,運用自己的身體體現出對旋轉重心的理解。

  中國古典舞旋轉技巧舞姿豐富,各種擰、傾、圓、曲的形態對舞者重心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旁提為主要舞姿的“射燕轉”、以擰、傾、提為主要舞姿的 “大掖步轉”、以提、仰、含、沉為主要韻律的“云手轉”,這些動作幅度都幾乎要求達到極限的旋轉,掌握好重心對完成的效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2、旋轉的速度訓練

  舞蹈中的速度能力是指舞者身體或身體某個部位快速運動與動作反應時間的總和。它不僅是一名舞者必不可少的能力 ,更是發展技術技巧的需要 。因此,舞者們一定要擁有良好的速度能力,才能掌握和完成技術技巧 ,而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中的旋轉對于速度的要求也是如此。我認為,訓練舞者旋轉的速度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 :首先,在旋轉中,舞者應時刻注意對速度的把握,用高標準的速度練習來加強自身的旋轉能力,其次,想要達到旋轉的速度要求,也需要使用一些其他的方法,例如,利用伴奏音樂來規范動作的節奏和速度,通過提高音樂的速度,迫使練習者加快完成動作的速度。

  3、旋轉的全身性協調訓練

  旋轉靠的就是全身的協調。舞者們想要完成旋轉,全身性的協調配合就成為了舞者們需要把握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因此,舞者們想要加強身體協調能力的訓練,就應該時刻注意對它的培養,以及養成在舞蹈方方面面中運用它的習慣。協調能力的培養在旋轉動作的訓練中是非常重要的。協調能力首先體現在旋轉動作的“起法兒”當中。中國古典舞旋轉的“起法兒”多種多樣,可以說是身法的延續和夸張.例如在很多舞姿轉中,它的“起法兒”是“起于腳,發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指”。它要求在準確的節奏里一瞬間完成動作,只有肌肉表現出高度的協調性,有了正確的發力的方法,重心才能順利到位, 旋轉才能順利進行。沒有預備性動作就沒有下一個功能性動作, 而功能性動作的效果往往又取決于預備性動作的完成情況。不協調的“起法兒”,會給旋轉造成阻力,使舞姿失去平衡,影響旋轉的速度和質量,掌握動作之后,必須反復練習,不斷強化。



0% (0)
0% (10)
 以下是對 [中國古典舞旋轉技巧精確講解] 的評論,總共:0條評論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
申請鏈接
版權所有 華人舞蹈網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備11005826號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經開二區 郵編:130000
電話: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