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說起街舞,大家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個屬于年輕人的活動。然而,在紅巖社區青年路居委卻有位60多歲的老人不僅熱衷跳街舞。而且還利用空閑時間免費教小朋友們學習街舞,從2013年跳街舞至今,他已經有14位小徒弟了。他就是青年路居委會的居民劉勝華老人。
為了身體健康 他決定學習街舞
每個周末,在水礦總醫院住院部一樓有這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隨著節奏感極強的音樂,一位老人帶著十多個孩子,或是倒立雙手撐著地面,雙腳在空中有序擺動;或是單手撐地,身體平行于地面,另一只手發力撥動地面使身體旋轉,整個身體像飛速旋轉的陀螺……
這位身手敏捷的老人就是今年63歲的劉勝華,家住鐘山區紅巖社區青年路居委會。
2001年時,因國企改制,劉勝華被安排待崗,每個月只有182元的生活費,而老伴也沒有工作。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老人只得外出打工,“先是去威寧挖煤,后來去四川當保安,再到上海橡膠廠給別人打雜,”劉勝華說,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他特別想家,2009年,思鄉心切的他回到家鄉,在水礦總醫院當起了護工,這才讓生活穩定下來。
劉勝華說,2012年前,“我總覺得社會對自己不公平,自己心里的心結怎么都打不開,”后來,他在照顧病人時發現,要多運動要多鍛煉,才能獲得健康,才有健康的體魄,可是學習什么呢?
“去廣場上跳廣場舞,那是很多大媽的愛好,自己也不是很喜歡,”劉勝華說,一次機會,他在電視上看到也有老年人街舞,“自己以前在外地打工的時候,很多人也愿意跳街舞,”于是,他買了一些跳街舞的書籍和光碟,就在家里練了起來,“因為以前在單位的時候也學習過一些擒拿的武功,我就把兩者結合起來一起練。”漸漸地,老人摸索出了一套獨門“舞步”。
吸引不少小粉絲 成為街舞老師
因為白天要忙于照顧病人,所以,劉勝華只能在晚上下班后才能跳舞。
一天下班回到家,劉勝華覺得非常疲倦,但他仍想活動一下筋骨,眼看天色已晚,老人就在醫院一樓的院子里跳起了街舞。短短十幾分鐘,老人跳的街舞便吸引了不少鄰居駐足觀看,這讓劉勝華自信心滿滿,接連幾天,他都在院子里跳舞。一個月后, 每次劉勝華跳舞,住在附近的小孩子們都要過來觀看。
一天,跳完舞準備回家時,一個小男孩拉著劉勝華說:“爺爺,我們幾個都是您的粉絲,你跳得不錯。我們想跟你學跳舞,你愿意教我們不?”孩子的要求讓劉勝華很吃驚,“竟然會有人來找我教他跳舞!”思索了一番后,他決定,“把這些孩子都收為徒弟!”
老人和孩子們約定了一個固定時間,“每次跳一個小時。”劉勝華說,畢竟自己年紀大了,一個小時下來,他就會累得氣喘吁吁,再看小徒弟們,“他們就跟沒事一樣,精力非常旺盛!”老人說,每次上一堂課下來,雖然很累,但是他很快樂!
老人有個愿望:想資助貧困孩子讀書
從2013年學習舞蹈,到后來教孩子們跳舞,劉勝華說,他遇到了不少困難。剛開始學習街舞時,由于沒人指導自己舞蹈技巧,“只想著把自己以前學習的擒拿等動作加進舞蹈里面,”然而,由于沒掌握技巧,這讓他受過不少傷,“人老了膝蓋沒有年輕人柔軟,一下子磕下去,膝蓋就青一塊紫一塊的,”還有一次,教孩子們學習倒立時,由于重心不穩,劉勝華一下子摔倒了,導致左手的手指扭傷了,疼痛難忍,“后來還打了封閉針,這才緩解了疼痛!”可這些困難并沒有讓劉勝華退縮,“跳街舞讓我感覺自己年輕不少,所以我肯定不會放棄!”
劉勝華說,教孩子們學習跳街舞才是他最大的快樂。他不僅免費教孩子跳舞,還不時地買些禮物獎勵跳得好的孩子。
回想剛開始教孩子跳舞時,劉勝華感慨萬千:“不容易!真的不容易!”起初,家長們或是擔憂孩子受傷,或是擔憂學習街舞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或是擔憂年邁的劉勝華并不能教給孩子們太多的舞蹈知識,劉勝華說,有一次,原本有十幾個孩子的舞蹈班,竟然只有兩個孩子來上課,“一問才曉得是因為家長不太愿意讓娃娃來學街舞。” 后來,有的家長帶著孩子來學習,并在一旁觀看,“慢慢地,他們就放心把孩子交給我了!”如今,他已經有14位小徒弟了。
現在,劉勝華老人有一個愿望:希望資助一至兩名家庭貧困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完成學業,他說:“現在自己的子女們都已經成家立業了,自己已經沒啥子經濟負擔了,所以想把工資拿出來,資助孩子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