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舞蹈資訊 精彩視頻 舞蹈種類
現代  國標十項  街舞  民族  芭蕾  踢踏  中國舞  古典舞  爵士  民間舞  當代舞  瑜伽  肚皮  鋼管  韓舞  交誼舞  廣場舞  芭啦芭啦  啦啦隊  健美操 
舞蹈比賽 舞蹈教學 音樂下載 精美圖庫 會員服務
國內資訊  國際資訊  明星檔案  舞蹈前沿  舞蹈評論 
比賽視頻   大賽視頻   積分視頻   會員上傳   表演視頻   教學視頻   彩訪視頻   視頻集錦  明星視頻 
賽事通知   比賽成績   國內賽事   國際賽事   比賽規則   裁判介紹  
教學資料  舞蹈知識  舞蹈名師  舞蹈考級  舞蹈培訓 
拉丁音樂   摩登音樂   表演舞蹈   團體舞蹈   其他音樂   音頻光碟  
積分說明   VIP會員   會員登錄   附近的人   求職招聘   尋找舞伴  

您當前位置:華人舞蹈網_體育舞蹈-體育舞蹈視頻 >> 舞蹈種類 >> 民族 >> 名家新秀 >> 瀏覽文章

楊麗萍和她的幕后操盤手——王焱武

本站原創 佚名 【字體: 】 2015-11-20 14:39:33 點擊:
 楊麗萍和她的幕后操盤手——王焱武

 云南楊麗萍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王焱武

  “他是金融界里最懂藝術的人,藝術圈里最懂金融的人。”——雖然朋友間的戲謔之詞略顯夸張,但是隨著楊麗萍公司成功引入深創投3000萬元投資,并已成功上市,王焱武的名聲不脛而走。

  從前,他是金融精英,現在,他是楊麗萍公司的幕后操盤手。

  今年,11月25號,這位藝術圈的金融大咖,將來到2015舞蹈產業互聯網峰會現場,分享他的心路歷程。

  “小紅帽”

楊麗萍和她的幕后操盤手——王焱武

  “她起碼知道,不管我講的是對是錯,我肯定不會害她。我們可以爭論,但她不會刻意防范我。”

  2003年圣誕節,王焱武在昆明第一次觀看了《云南映象》,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他判斷這臺演出大有可為。

  他和楊麗萍是多年老友,喜愛藝術,卻干著和藝術八竿子打不著的金融工作。他曾擔任摩根士丹利國際股本市場部執行董事,于2012年7月時任瑞士銀行特高私人資產管理部執行董事。然而當他提出想要幫《云南映象》做個網站,作為其在網絡上的宣傳平臺時,楊麗萍的第一反應是猶豫。

  楊麗萍并不排斥商業,她有句名言:“吃飽了才能跳”。《云南映象》正是她探索藝術和商業結合,按照市場運作模式打造出的經典舞劇。從2003年《云南映象》誕生伊始,為堅持自己藝術理念,她先后經歷了投資方撤資、合伙人退出和公司架構重組。

  ——這條藝術與商業運作融合之路如此艱難,王焱武與他人有何不同?

  “他那么熱情,你就讓他去做嘛。”好在王焱武的一位摯交是楊麗萍相交二十多年的好友,她勸楊麗萍,楊麗萍總算默許。

  王焱武先是自掏腰包花了好幾萬元為《云南映象》做網站,每年還花錢維護網站運營。隨后他開始義務幫楊麗萍打點私人事務。他的真誠漸漸贏得了楊麗萍的信賴。

  剛開始,凡是跟商業經營相關的事務,楊麗萍都樂意征求王焱武的意見,到后來,干脆直接交由他代勞。比如談廣告,王焱武幫她看合同、整理合同、寫合同,當然,王焱武每一次為楊麗萍拿回來的代言條件都讓她非常滿意,并且他這個“經紀人”一分錢的提成都沒向她提過。“因為我想幫她,就讓她先來找我幫忙”。彼此越來越熟悉之后,楊麗萍常常開玩笑說王焱武是樂于助人的“小紅帽”。

  “小紅帽”不僅在楊麗萍公司發展中給予她很多中肯而專業的意見,還一直默默地為楊麗萍分擔。

  2006年,楊麗萍主創的《云南的響聲》已有相當成熟的創意,但是想成功運作還需要一大筆資金,王焱武就主動對楊麗萍說自己愿意拿幾十萬元出來幫她,就當入股。隨后,《云南的響聲》順利問世,大獲成功,而王焱武成了《云南的響聲》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的個人現金投資人!

  這無疑讓楊麗萍對王焱武刮目相看。

  而在王焱武看來,“楊麗萍”這個品牌能夠以商業運作的方式將藝術家的創造力和藝術價值長久地留存和傳承,這對于中國藝術界和云南文化輸出來說更是意義重大。

  這種想法更是與楊麗萍不謀而合。

  五年來,沒有任何職位,也沒有一分錢報酬,王焱武卻始終把自己看做楊麗萍公司的一分子。多年追隨終于水滴石穿,“小紅帽”成為楊麗萍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周末CEO

楊麗萍和她的幕后操盤手——王焱武

  “我本來就是做溝通的。我做股票經紀就是做溝通,那個錢給誰都行,我必須讓他給我,那為什么給我?我做私人銀行也是這樣,老板把錢放在其他銀行行不行?為什么要把錢給你?”

  從2004年開始,王焱武每天清晨6點鐘上班,晚上8點左右下班,周末就乘飛機從香港飛往云南。在瑞士銀行,他被同事們稱為“空中飛人”。而在楊麗萍公司,他儼然一個“周末CEO”。

  “有什么事兒,你先找小武(王焱武)吧!”這幾乎成了楊麗萍對外回答商家的慣用句子。王焱武笑稱,像楊麗萍這樣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 藝術家,她對商業世界的探索,一面是執著,另一面是固執,因此“很多人根本不敢跟楊老師講話,包括演出商什么的,都不敢。”此時他扮演的就是“橋梁”角色。

  對內,王焱武則更像是一個“大管家”。

  “馬上請他從那里消失!”有一次,王焱武突然接到楊麗萍的電話。原來,楊麗萍忙于藝術創作,無法經常過問公司的管理事務。偶然發現一個管理人員做的事情竟然和她的要求相差甚遠,工作并未盡職盡責,藝術家脾氣的她立刻發火。

  而王焱武的回答心平氣和,“你這個命令我真執行不了。你的意思是讓我把他辭退嗎?如果這個人的工作不稱職,你應該想辦法把他調到其他更適合他的崗位上去。現在讓他第二天就消失,這怎么行?這讓我怎么跟人家說?”

  隨后,王焱武詳細了解了這個被要求“消失”的管理人員的錯誤,遂把他安排到了另外一個更適合他本身特長的崗位。

  后來,楊麗萍發現王焱武的話確有其理,對這個處理也表示滿意,卻又不禁問他:"你現在也同意我的說法,那天你干嘛跟我爭執?"

  王焱武笑了,“那天你說的'消失'這個命令,我沒法執行啊。”

  顯然,志同道合、彼此信任,是溝通的基石。在與楊麗萍相處的日子里,即便有爭論,王焱武都能巧妙予以化解。他笑說雙方有意見分歧的時候,“我盡力爭取也有,硬拉硬扯也有,實在不行,就拖一拖嘛”。

  與此同時,他的專業能力,更是讓楊麗萍公司如虎添翼。

  第一步,就是培養出與創意團隊和諧相處又切實發揮管理功能的商業運作團隊。這是個巨大的挑戰。王焱武曾對記者說,“我不懂藝術,但我熱 愛藝術。”當真正介入楊麗萍公司的管理運作,他不僅要發揮多年積累的商業管理經驗,還要深刻理解演出業務的各個環節和盈利機會,更要與生長于原生態環境中的舞者們情感交融,營造出既保護核心創意能力又提高運營效率的公司文化,使公司真正具備持續發展的能力。

  第二步,則是對公司的規范化管理。后來深創投投資楊麗萍公司前盡職調查發現,公司的財務非常清晰規范,而這顯然得益于王焱武在資本市場的豐富經驗。

  賣股票VS賣門票

楊麗萍和她的幕后操盤手——王焱武

  “一個是賣股票,一個是賣門票,這是天壤之別,你想好了嗎?”

  當瑞士銀行的同事們得知王焱武即將離職時,大家都覺得他在做一件太瘋狂的事。

  然而事實上,早在一年前,楊麗萍就勸王焱武放棄在香港的工作,一起并肩作戰。他還清晰記得她的那句話,“云南的文化需要我們去傳承并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這是有意義的事情。”那么,對個人的意義呢?“如果我繼續從事金融行業,即便是做到最好,也只不過是千千萬萬銀行家們當中的一個;而如 果我能把‘楊麗萍’這個品牌做好,成為中國最好的文化藝術公司,那才是值得我追求的事業目標。”

  為此,王焱武將自己的金融資源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2011年12月,云南省舉辦滇池泛亞股權投資高峰會,王焱武代表瑞士銀行做國際投資策略的演講,并在第二天的公司推介論壇上介紹了《云南映象》和楊麗萍的公司。當時坐在臺下第一排的,正是深創投西南區負責人許翔。

  會后,許翔主動找到王焱武,表明對楊麗萍公司很感興趣。第二次洽談僅兩三個小時,雙方一拍即合。但事實上,直到鐵板釘釘之前,深創投要 見一下大股東,楊麗萍才介入進去。王焱武深知,對楊麗萍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離開舞臺之后,這個團隊和相應的作品怎樣能夠傳承下去。而王焱武為她提供的正是一種解決方案——將企業資本化運作,通過管理層激勵和保證團隊的凝聚力。

  然而融資成功,問題也就來了。深創投太清楚王焱武對于楊麗萍公司的重要性,因此在合同中明確提出:王焱武必須全職擔任管理者。

  一邊是環境優越,具有國際視野的工作平臺,一邊是自己熱心和執著的藝術事業,如何抉擇?王焱武內心早已給出答案,“如果只圖賺錢,我根本不會選擇做這個公司。”他相信,這條路更值得他走下去。

  2012年,王焱武放棄在香港的優越工作,正式成為楊麗萍公司的總經理。楊麗萍、王焱武、許翔三人組成董事局,楊麗萍任董事長。除去深創投認領的30%股份,楊麗萍為管理團隊留下了超過10%的股權。對此王焱武笑說,“至今沒有分紅。”

  不僅沒有分紅,他面對的還是一個處于生長期的“幼兒”——沒有成熟的公司機制,沒有巨額利潤,不同的語言環境和生活環境,甚至連總經理辦公室,都簡樸得沒法與香港相比。而更大的困難是公司的規范化組建——如何帶領這個公司由家族式管理向市場化運作轉型,使其成為一個具備上市條件的公司?

  “吃飽了才能跳”

楊麗萍和她的幕后操盤手——王焱武

  “不要以為文化公司經營跟其他公司不一樣,其實是一樣的。要樹立起一個品牌非常難,但是有了品牌,產品也有,你就是鋪渠道,把它分銷出去就行了。”

  楊麗萍對于上市的態度是順其自然。但她不希望公司變成一個家族企業,“像香奈兒早已去世,但品牌卻傳承下來,做到這些的不是她的家族, 而是專業人才。所以上市是比較光明和規范的前途,以商業運作的方式將一位藝術家的創造力和藝術價值長久地留存、傳承,是我和公司正在進行的探索。”

  怎么探索?“楊麗萍”這個品牌已經有了,在分工上,楊麗萍繼續負責作品即產品,王焱武和許翔則負責商業運作。

  比如更名。早期的楊麗萍文化傳播公司較小,從“云南映象”公司到“云南的響聲”公司,先后更過幾次名,更像是項目運作公司。后來為了突出“楊麗萍”這個品牌,王焱武決定改名為"云南楊麗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又比如,如何將楊麗萍的個人品牌轉化為公司品牌?2008年,楊麗萍剛剛離開《云南映象》舞臺,這個經典舞劇在昆明定點演出的上座率一度下降近50%,甚至引來了當時合伙人的強烈不滿。顯然,楊麗萍不可能永遠跳下去。

  對此,許翔直言不諱,“中國的小企業靠老板,中型企業靠人才,大企業才靠機制。我們投的中小企業對老板本身都是依賴,我們必須承擔這個風險。”而王焱武,則致力于打造后備人才,“現在《云南映象》女主角有三個,男主角有很多個。寶馬公司還跟我們合作開了一個藝術學校。”

  通過這些運作,如今《云南映象》的演出每次都獲得很滿意的票房。

  諸如此類的“改造”還有很多。事實上,在楊麗萍公司,商業上的事情通常是由王焱武和許翔商量形成一致意見后,再由王焱武把問題簡化成一二三,分別擺明優劣講給楊麗萍聽,最后由她決策。用許翔的話說,“我會盡量避免和楊老師談具體的問題。我直接和她談有風險,萬一她否了將很難繼續。王總的不可替代性更多的是在于他能跟楊老師順利地溝通。”

  在王焱武規劃中,未來公司的收入構成將是:通過定點演出獲得50%的收入,通過巡演獲得30%的收入,通過編導獲得20%的收入——楊麗萍逐漸退出一線演出后,將轉型為編導,“她在編導這個崗位上繼續工作二三十年沒有問題。”

  如今,除了《云南映象》,還有很多舞劇,如《孔雀》在全球巡演中,屢屢座無虛席,一票難求。這只美麗的“孔雀”希冀通過商業的力量延續其舞蹈生命,再次綻放光華。



0% (0)
0% (10)
 以下是對 [楊麗萍和她的幕后操盤手——王焱武] 的評論,總共:0條評論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
申請鏈接
版權所有 華人舞蹈網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備11005826號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經開二區 郵編:130000
電話: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