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華人舞蹈網_體育舞蹈-體育舞蹈視頻 >> 舞蹈種類 >> 踢踏 >> 踢踏舞新聞 >> 瀏覽文章
《大河之舞》20周年特別紀念版近日在上海文化廣場落下帷幕。作為全球最著名的舞劇之一,其以狂野的舞步節奏、天籟般的音樂及磅礴的氣勢表達,再一次征服了上海觀眾。中方巡演經理張力剛說,《大河之舞》連續17年登上歐美巡回票房排行榜冠軍,全球演出超過14000場,上演20年吸引了46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萬觀眾,擁有27億的電視觀眾。
1994年《大河之舞》誕生之初,高清投影和舞臺表演相結合的如幻境界虜獲了無數觀眾的心,20年后的今天,隨著人們口味越來越刁鉆,主創團隊在保留舞美精煉準確的前提下,在此次演出中首次采用了LED彩色大屏,舞臺上呈現更加炫目靚麗的圖畫,與舞者的踢踏融為一體。
舞美全面升級,說到底是為了襯托演員的表演,那么舞劇的本質——舞蹈本身又有何不同呢?對于像《大河之舞》這樣的品牌,其舞蹈編排、舞美和音樂的設計都受到版權法嚴格制約。在誕生的頭兩年,作品已經經過了大量改動和重新編排,2000年后,就再也沒有任何改動。歷來充滿陽剛氣的男子群舞《雷電之舞》是整場演出中最受觀眾歡迎的一幕,此次演出下半場特別加入了一段女子群舞與之交相輝映。另外,因舞者的簽證問題等一直缺席的一段俄羅斯舞蹈也重新回歸舞臺,使得整場演出時間達到有史以來最長的2小時20分鐘。
《大河之舞》全團的舞者和樂手獲得的獎牌加起來超過100塊,舞者們創造了每秒擊打地面32下的紀錄。這樣的奇跡并非出于偶然,“舞王”布蘭登·丹尼爾說,幾乎所有愛爾蘭的8歲男童都會被家長送去學習踢踏舞,來消耗男孩們過于旺盛的精力,自己也不例外,這一學往往就是十多年,“舞后”希爾更是從3歲便開始接觸這門古老藝術。由于每場演出需要消耗掉大量的體力精力,近乎于一項體育運動,踢踏舞舞者們的舞臺生命一般不超過30歲,正因如此,《大河之舞》的演員們一直在頻繁更替,超過2000位舞者加入過該演出團。
現役的舞者們盡管享盡舞臺帶給他們的鮮花和掌聲,背后的艱辛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據說,每場演出都需要準備50公斤的冰塊,供舞者們在表演結束后將雙腳浸入,以緩解“踢踏”帶給踝關節的巨大壓力,這可比之前流行的“冰桶挑戰”更磨人,因為舞者們的雙腳要在其中“泡”10分鐘之久。對此,丹尼爾只是笑笑說:“其實兩三秒之后也就失去知覺了。”
對這些踢踏舞舞者來說,雙腳的生命就是用來奉獻給舞臺和觀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