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華人舞蹈網_體育舞蹈-體育舞蹈視頻 >> 舞蹈資訊 >> 國際資訊 >> 瀏覽文章
去英國看莎翁戲,環球劇院絕對是戲劇愛好者的朝圣之地,這座可以說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接近莎士比亞時代的建筑,為當代觀眾提供了原汁原味的莎劇體驗。日前,記者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獲悉——9月,英國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將首次訪華,用純正英式對白演繹的原版話劇《仲夏夜之夢》 揭幕東藝2014/15演出季。此版由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的藝術總監多米尼克·壯古親自執導,將以最符合莎翁原始精神的手法,還原莎士比亞時期舞臺風貌,讓上海觀眾“足不出滬”,穿越回400年前,親歷一場“原味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
還原莎翁時期舞臺風貌
莎翁的改編作品,無論舞臺劇還是影視作品,很少有不提到環球劇院的,甚至莎士比亞本人在他著名的歷史劇《亨利五世》中,也曾借合唱隊之口將這個漂亮的“木頭圈子”褒獎一番,足見環球劇院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與莎士比亞密不可分的關系。
據學者考證,環球劇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599年,由莎士比亞所屬的宮務大臣劇團所建,莎士比亞的大多數作品都在此首演。這座三層開放式的圓形露天劇院,使用草屋頂和木結構,能容納約3000名觀眾。1613年,《亨利八世》在環球劇院上演時,木質的屋頂被大炮點燃,劇院慘遭焚毀。之后經歷幾次重建、拆除,于1997年在距離原址200米處恢復原貌,英國女王親自為莎士比亞環球劇院揭幕。它從建筑外觀到內部結構、從建材運用到表演形式都力求忠于劇院原型,還原400多年前莎翁時代的觀劇體驗。如今,這個古老而摩登的劇院已經成為倫敦重要的文化地標和世界各地戲劇愛好者的朝圣之地。
此次來東藝的雖然是巡演版《仲夏夜之夢》,但還是會在舞臺上搭建木質的仿古布景,并為上海觀眾重現環球劇院標志性的立柱和陽臺,還原莎士比亞時期的舞臺風貌。此外,演員也會身著昂貴的手工精繡的古典華服,再現文藝復興時期的劇場氛圍。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將采用現場配樂,使用魯特琴、小號、鼓等傳統樂器進行演奏,呈現給觀眾原汁原味的復古體驗。
原版英文莎劇東藝首演
回顧東藝歷年的演出,不乏以莎士比亞名著為題材改編的各類作品,如2006年由澳大利亞莎士比亞縮編公司帶來的另類話劇《莎士比亞全集》,當時連演六場效果很好,證明了“莎翁劇觀眾難看懂”的擔心是多余的;2008年由林兆華執導、濮存昕與高圓圓主演的話劇《哈姆雷特1990》;2009年由新西蘭皇家芭蕾舞團演繹的經典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但是,由來自莎士比亞故鄉的劇團,用純正英式對白演繹的原版英文話劇還是第一次,《仲夏夜之夢》無疑將開啟東藝原版莎劇演出的先河。
400多年前,你只要花一個便士就能欣賞莎劇,它不是下等人的娛樂玩意兒,也不是教化和王室的宣傳品。400多年后,你依然可以親民的價格來東藝體驗原版莎劇的魅力(這次以280元的票為主)。此外,在莎士比亞的年代,沒有提詞器、沒有擴聲話筒、也沒有復雜的舞美效果,因此清晰的吐字、洪亮的嗓門、夸張的舞臺表現力、臺詞記憶都是莎劇演員的基本素質。而以上這些,觀眾只有親臨現場才能深刻體會。
《仲夏夜之夢》妙趣橫生
“精靈亂點鴛鴦譜,女王錯戀驢頭男,無端起愛情風暴,笑世間多情自擾。”這部充滿奇趣幻想的《仲夏夜之夢》 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四大喜劇之一,以詩意夢幻的方式,詮釋了一出瘋狂妙趣的戲中之戲和俏皮惹笑的如夢之夢,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這部莎士比亞的早期作品,據說是為賀友人新婚而作,在癲狂、愛戀、詩意的魔幻世界里成就了喜劇與浪漫的完美結合。
此次巡演版本,由英國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的藝術總監多米尼克·壯古親自執導,2013年5月在倫敦首演時大獲好評。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其是“一部最貼近莎翁原意的動人佳作”,《Time Out》 則評價它為“環球劇院有史以來最令人捧腹的夜晚”。
劇中原創配樂由環球劇院元老級作曲家克萊爾·凡·肯培親自操刀,國際劇場界著名舞臺設計師喬納森·芬瑟負責舞美設計。9月19-21日的東藝,將是一個莎劇迷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