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伴關系:舞伴是一生守候,共同提高舞蹈的合作伙伴。相互珍惜對方,雖然有一些小矛盾,也是因為在意彼此與想提高的潛意識的作用。所以,矛盾是正常的,只有陌生人才會全部說好,然而片暇開心可以卻當不得真,要知,一旦因此在不甚了解對方的情況下而錯而相處,結果后來慢慢會發現可能比舞伴的感覺更差,白白失掉了一個本該珍惜的好的舞蹈伴侶。這是初入門者易范的錯誤,同時一些競技水平的選手因為太著意于水平提升也可能頻換換伴,最后只能成借伴來參加比賽了。
交誼舞伴不只是跳幾次舞或者為同門師兄妹搭手學舞練習就是的,它是經歷考驗,珍惜彼此長期合作而自然形成的。老師說過:“標準舞舞伴不僅屬于自已,它也屬于觀眾”。因為摩登舞是綜合要求相當高的舞蹈,通過彼此的信任與尊重,在不斷交流與適應中達成一致,提高自身人格與技術水平從而讓觀眾接受認可。
人們常說:“拉丁舞伴像情人之間的舞蹈,而摩登舞伴像是夫妻之間的舞蹈”, 舞伴本就是有別于朋友、情人的概念,它更高更多的是知友的角色。因為舞蹈本身是要表達音樂情感的,還因為標準舞是有別于舞廳舞,它是有文化、有美感、一體化默契程度高的舞蹈,所以它不僅在舞上,在舞蹈的生活中也要有一定的溝通以達至理念與交流高度的一致。舞伴間更多的是尊重、信任、關心、親切與鼓勵那種無私的感覺。
舞伴不是夫妻,但它卻有屬于兩者獨有默契空間,而這個空間的前提是以舞為主與相互尊重、相互欣賞。正確處理好與舞伴之間、舞伴與朋友、舞伴與家庭之間的關系,對雙方來說既是一種現實的挑戰也是一種能力的提升,在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不影響生活空間又能提高舞技同享快樂的舞伴很難啊,呵呵,人們常說找舞伴難于找伴侶,真是一伴難求!因此女士因家庭及社會因素比較重視選擇合適的舞伴,往往在意對方的人格、氣質、理念、舞技與現實環境。一兩場舞得開心那不叫舞伴,單純地合舞也不叫舞伴,頂多算是舞友或舞搭子而已……
對舞伴的要求絕對不能理想化,不能要求對方完全符合自己的理想。因為這是由兩個不同生活經歷生活習慣的人走到了一起進行合作,雙方都需要通過交流來慢慢適應。不能只要求對方,肯定自已,要給予對方一定的時間與空間,也要主動改變自身舊有的一些思維概念和交流習慣,在換位思考的同時主動來適應對方,再通過討論達成彼此的一致。這就體現了摩登舞的精神:合作與進步(不僅是快樂),通過彼此的合作提高舞蹈水平與處理問題的能力。 舞伴之間的爭執不應等同于矛盾,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與講究方式。男士易犯的毛病是“小老師”與“自以為是”,女士最易犯的毛病是“說不得”與“冷對抗”。“小老師”是因為男士引舞過程中需考慮更多問題的潛意識中反映,“自以為是”就是心態與技術理解問題了。“說不得”可能涉及面子觀點太強及對方表達方式的不妥,“冷對抗”就是心態問題了,是不能面對自身的問題或對對方有一定的反感卻又不去主動說明溝通。
一切不能過分去分因果呵,因為因果關系是循環的,問題的出現雙方都有一定的因素。由于對舞蹈技術的不同理解會伴隨整個學習過程,而這個過程是周期性反復出現的,不會因一次問題的解決而消失。
這時需要雙方先達成一種協議,遇爭議時先予擱置冷靜一下。彼此要向對方說明什么表達方式才是自已能接受的,并要在下次出現時主動提醒對方,也給予對方一定的改變習慣的時間。 通過老師來解決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技術問題請教老師來裁決是最合理的了,要不,要找老師干嘛。還有一點是老師對于此有豐富的經驗,會剖析遇矛盾時雙方表達方式如何才是妥善的。所以學舞也涉及到對自已處事方式的提高。
有經驗的舞者會主動溝通具體的看法,并注意改正自已的問題以此引起良性的互動。遇到困難要敢于承認且共同面對才是最好的態度,固執而不肯改變自我、有想法不能主動溝通是危害最大的問題,一直冷對抗最可能的結果會引起相互誤解與彼此不信任,最終不歡而散。
----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