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身經百賽的國標舞者,都已習慣于在群星閃耀中奪人眼球,為了讓觀眾和裁判一眼就看到自己,不管是在舞蹈表現還是舞妝,都是費盡心思;更有甚者,全程夸張的表情和動作,或者大膽穿出奇葩設計舞裙,Solo明星們,你們在團體舞中的心態又是如何呢?
全局意識
在比賽中,決賽Solo每一支舞都讓人無比興奮。“接下來請出x號選手,熱情洋溢的桑巴!”音樂漸入,每一個細胞都被喚醒,萬眾矚目的感覺不言而喻。這樣的你,突然被丟入一個人群,大家穿一樣的演出服,動作也可能大同小異,你的老師也只希望每一個人的動作按照編舞安排整齊劃一。想象現在的你,成了一個舞蹈隊中幾十個女孩其中的一個。有的時候,確實很難讓人打起精神來。不甘于現狀的你,得做點什么來改變現狀吧?那么,團體舞中怎么才能讓自己脫穎而出,又不破壞團對隊的和諧呢?
團體舞不是一個人的演出,團體舞的效果也是個人永遠無法達到的,要先把自己擺在第二位上,你才能意識到其實你們在做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每次我加入團體舞的準備后,首先要做到的是記住編導老師設計的舞步和隊形,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分工,在音樂的鏈接中像一個整體一樣運行,”Danni Coen,在Tempe舞蹈學院就讀的一名高中三年級學生回想自己的經歷,“有時站在后排,我看著我的隊友們,就會覺得‘哇,能有份兒把這么棒的作品呈現給觀眾,我真的是太幸運了。”
學到才是最重要的
確實每個人的舞蹈生涯都需要規劃,不斷審視自己薄弱的環節,加強針對練習。可能這段時間剛好規劃重點是皮魯埃特三連轉,但編舞卻只想讓大家一起做保守的二連轉,想要完成自定的學習計劃是不可能了,不過其實在集體排練舞蹈以外,你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其他技巧。要專注于團體舞可以讓你學會的東西。
團體舞最好的特點就是,除了老舞伴,你還可以接觸到團隊中的其他大量舞者。術業有專攻,每個舞者都各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通過觀察團隊中的其他舞伴,比對自己,你可以很快悟到他們身上的優點。Kate F. Hays,表演心理學家及“演繹邊緣”(The Performing Edge,加拿大多倫多運動及表演心理學咨詢機構)的創始人。“和其他舞者做舞蹈技術上的對比,分析出自己如何進步就好,”Kate老師說,“而不是沒完沒了地埋怨自己,‘我抬腿永遠不會做的比她更高了’,而是要問問自己,‘她處理某一個動作的方式,我如何才能運用到自己身上?’”不過在對比自身的過程中,可不要真的直白給隊友指出缺點,批評過多可能會使你們之間關系緊張,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你正在和隊友共同競爭某個特別重要的角色,換位思考尤其重要。如果這個角色被別人拿走了,一定要仔細研究觀察你們之間的不同,剝離出是什么讓她獲得了這個角色,之后你便可以效仿她分析角色的思維模式,吸取經驗,應對日后其他的角色分析。
找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團體舞不是中學課間操。整個舞蹈隊不可能在整支舞中都是完全一致的,這就是你的機會。“雖然大部分時間是大家一起跳,但是總有一些以靜襯動的Solo時刻,會在編舞上強調某項出彩的技術,通俗點說就是絕活兒,”來自路易斯威爾大學瓢蟲舞蹈隊的舞者Audrey Perkins說,“每一個舞者都有自己的絕活兒。”
團體舞中,聚光燈下的Solo時刻較之純粹獨舞更是得來不易,一定得充分利用。“你要找準你在團隊中的核心競爭力,”美國IMG學院精神訓練項目主管JustinSu’a說,“但是也得意識到,你今天的角色如何,不代表明天亦如此。永遠不要停止努力,只有投入更多的努力,來證明自己已經準備好了接受榮耀的人,才有資格獲得主動權。
當然Solo主角也不會永遠眷顧你,繼續爭取是一方面,換個角度發展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年輕時沒有人愿意在后臺工作,但是隨著慢慢成熟,你會覺得后臺工作者尤為值得尊敬,后臺工作可以為舞團做出更多的貢獻。”Perkins說。瓢蟲舞蹈隊的老舞者們通常會擔起領導團隊的責任,組織技術課程加練、幫助其他隊員研究動作、協助教練等。一輩子只在舞臺上縱情表演是讓人向往,但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提前為轉型做準備,了解后臺的運作模式是很重要的一環。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在舞隊中跳舞,需要你把精力放在如何和舞伴們動作同步,共同營造完美的整體畫面感。不管你是在做一些不起眼的地板動作,還是在演繹《舞姬》(La Bayadère,法國著名芭蕾舞劇)中“黑暗中的國度”那經典的一幕,整體的效果總是比個人的光彩要重要。但這并不意味著你不重要,作為一個單獨的舞者,你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會給你帶來等同的成長機會。
如果你還是時時為自己無法站在舞臺的正中心,被淹沒于一個群體中而耿耿于懷,那么不妨退后一步,想想你當初是為何要加入這個團隊。“提醒自己‘你很愛自己正在做的事’可以幫助你把事情看得更清楚。”Justin說,“即使你身邊還有50個舞者在舞臺上擠著,你也算是得到機會去做你最喜歡的事了。”要學會在分享觀眾為團體舞的美妙歡呼喝彩的同時,還能保持你的個人風格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