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舞蹈資訊 精彩視頻 舞蹈種類
現代  國標十項  街舞  民族  芭蕾  踢踏  中國舞  古典舞  爵士  民間舞  當代舞  瑜伽  肚皮  鋼管  韓舞  交誼舞  廣場舞  芭啦芭啦  啦啦隊  健美操 
舞蹈比賽 舞蹈教學 音樂下載 精美圖庫 會員服務
國內資訊  國際資訊  明星檔案  舞蹈前沿  舞蹈評論 
比賽視頻   大賽視頻   積分視頻   會員上傳   表演視頻   教學視頻   彩訪視頻   視頻集錦  明星視頻 
賽事通知   比賽成績   國內賽事   國際賽事   比賽規則   裁判介紹  
教學資料  舞蹈知識  舞蹈名師  舞蹈考級  舞蹈培訓 
拉丁音樂   摩登音樂   表演舞蹈   團體舞蹈   其他音樂   音頻光碟  
積分說明   VIP會員   會員登錄   附近的人   求職招聘   尋找舞伴  

您當前位置:華人舞蹈網_體育舞蹈-體育舞蹈視頻 >> 舞蹈種類 >> 芭蕾 >> 名家新秀 >> 瀏覽文章

芭蕾舞者譚元元:黃金二十年

本站原創 佚名 【字體: 】 2015-10-16 16:27:17 點擊:
芭蕾舞者譚元元:黃金二十年

    兩年前,美國《舞蹈》雜志授予她終身成就獎,而對于這個26歲就 被稱為“亞洲英雄”而登上美國《時代》雜志封面的芭蕾巨星而言,這也只能算錦上添花。她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傳奇。只不過, 偶爾, 當習慣了勇往直前的她驀然回首, 站在金字塔尖遠眺時,才會看到那被自己遠遠甩在身后的整整20年。
芭蕾舞者譚元元:黃金二十年 ...

    推開化裝間的門,穿著黑色練功服的譚元元正站在洗手池旁忙碌。她一邊往手里那雙打濕了的芭蕾鞋上粉,一邊說 :“就這么采訪吧。”無暇抬頭。

    這就是譚元元了。即使正專注地低著頭,她瘦削的下顎依然繃成一道干凈利落的直線,讓人想起冷峭的巖層。然而這和她以往給人的印象不同。

    在前一天的彩排舞臺上,當她和舞伴維托·馬歇歐完成一個充滿力量的托舉之后,她精巧的頭顱也曾與脖頸勾畫出這樣一個弧度,但那姿態舒展柔軟,讓她看上去與此時大相徑庭。更不用說她在音樂停止的那瞬間,任自己雙腿跪在地上大口喘氣的樣子了。

    她手里的那雙芭蕾鞋,軟塌塌的已經磨舊了, 鞋跟鞋尖都留下深深淺淺的污漬,在肉粉色的緞面上顯得很扎眼,看上去并不好清洗。她自己曾說過, 在一個演出季里, 她每天的平均工時是 13 小時, 一周就要跳壞四五雙芭蕾鞋。因此這雙芭蕾舞鞋的使用時長可能要比看上去的短得多。

    譚元元忙了一陣,拉開化妝臺邊的凳子坐下了,這才得以從化妝鏡里看到她的正臉。臉的主人在一個月后就要迎來自己在舊金山舞團 20 周年的專場演出,考慮到這一點,即使單從這張端正的面孔上找不到時間的痕跡,你也能恍惚聽見時鐘的針腳在耳邊疾走的聲音。

    假如扭轉時針的方向,讓剛剛擦去舞者眼妝的濕巾封回包裝袋,重新給那雙眼睛勾一對上挑的眼角;

    讓音控倒帶,重奏幾小時前回蕩舞臺的《In the Natural Day Light》;

    讓足尖旋轉、再旋轉, 轉過幾萬個日日夜夜的光影流散⋯⋯會不會有一張青春而稚嫩的面孔,與此重疊?

    2015 : 我會fight back

     打開音響,熟悉的旋律在室內流淌,譚元元愜意地閉上了眼睛。聽音樂是她放松的方式,這幾天來她一直在反復聽《春之祭》的選段。

    在那臺芭蕾舞劇里,作為主角的少女要在最后一幕跳起獻祭之舞, 直到筋疲力竭而死,這個被選中的生命才算是把自己獻給了大地和春天。 每當舞曲進行到高潮時,譚元元都會聽見自己在心底說 :“我不像她,我會 fight back(反擊)。”而在用尖銳的聲音反擊對方和用行動身體力行地表達抗議中, 她選擇后者。這意味著比起一般意義上的勇敢, 她又多了一份堅忍。

    譚元元今年 38 歲,加盟美國舊金山芭蕾舞團 20 年。有朋友約她晚上聊天或者逛街,她會因第二天的演出回絕,說自己更期待一場好覺。即使出外旅行,到目的地的第一件事也是找練功房或者健身房.不穿露趾涼鞋,因為常年跳舞, 腳趾已經變了形。

     即使在今天,她依然能給自己的舞蹈動作挑出毛病。演出照例晚上十點結束,她 11 點回到家,洗完澡,喝完茶,坐到床上冥想,腦子里一路回放剛才的演出,奇怪自己剛才的那個單腿為什么那么不順利,偶爾的一個動作為什么會不穩定⋯⋯一般不想到凌晨兩點無法入睡。而到了第二天上午十點,她又能準時出現在排練廳, 抻腿, 拿腳, 解決前一天晚上發現的問題。

     她可以在排練的時候對舞伴說 :“如果你想,我們可以讓音樂慢下來。”但沒辦法容忍自己的一點不在狀態。而等到正式演出,她希望連燈光的時機與角度也不要有分毫的誤差。

     她多少也有埋怨。曾經在一次采訪的時候對記者脫口而出“下輩子決不跳芭蕾了”,后來又后悔,在之后一次采訪的時候糾正,說 :“也沒有那么絕對的事。”就像小兩口鬧別扭,靠第三人傳話,低聲下氣去求另 一 半 原 諒 。

    盡管芭蕾舞演員的黃金時間轉瞬即逝,譚元元并不受歲月驚擾。她用英國著名舞蹈家瑪戈·芳婷舉例 :她計劃在 38 歲退休,因為遇到舞 伴魯道夫·努里耶夫,一直跳到 50 歲。我要把自己敞開,迎接所有機會。”等到身體因無法承受而發出訊號,她會允許自己退休。

    不做祭品,要反擊。然而如今的譚元元很久沒有遭遇過什么對抗了, 更沒有人敢把她當作祭品。

    兩年前,美國《舞蹈》雜志授予她終身成就獎,而對于這個26歲就被稱為“亞洲英雄”而登上美國《時代》雜志封面的芭蕾巨星而言,這 也只能算錦上添花。她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傳奇。只不過,偶爾,當習慣了勇往直前的她驀然回首,站在金字塔尖遠眺時,才會看到那被自己遠 遠甩在身后的整整20年。  

     踮起腳尖,抬高重心,失掉這兩樣貼身法寶,一個芭蕾舞演員恐怕只能在舞臺上張皇失措。然而在譚元元這次的演出中,編舞家羅素·馬利方卻要求她穿平底鞋或者光腳演出,還要求她把重心放低,這讓這個身經百戰的舞蹈演員有那么一瞬間的不知所措。

     譚元元在排練的時候,一直在說不,說不要把身體重心放下來, 結果真的開始跳了卻很認真。”這次與譚元元合作的臺灣舞蹈家許芳宜忍不住揭底,我為此很欽佩她,她是古典芭蕾領域的一顆璀璨的明星,可她仍然愿意去尋找一個新的身體。”

    和她們一同演出的還有紐約市芭蕾舞團的首席演員阿什莉·鮑德。譚元元是杰出的古典芭蕾舞者,許芳宜是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的傳人,而阿什莉·鮑德以擅長演繹現代芭蕾聞名。除了同樣享譽世界, 這三個舞蹈家身上很難找出一個共同點,然而就是她們三人, 最終卻聯 手在中國國家大劇院上演了《穿越— 三個女人的舞蹈》,一共在臺上演繹了八支舞蹈。

     或許對于這三位舞蹈家而言,跨界舞蹈并不犯什么忌諱,真正的舞蹈也不排斥穿越。而譚元元能在踮起腳尖的那刻化身逡巡領地的女王, 就能在腳踩實地的時候收起光環。

    2010: 舊金山一月 世博會一分

    譚元元向自己所在的舊金山芭蕾舞團請了一個月的長假,這在她的職業生涯里非常少見。可以想見,去了劇院卻沒有看到她,美國的觀眾會寫多少封投訴信塞滿劇院的郵箱。可即使是這樣,她也要回到自己的家鄉中國上海,去完成一場特殊演出。

    2010 年 4 月 30 日 20∶00, 上海世博會拉開了序幕。作為世博會開幕式上的芭蕾舞領舞,譚元元配合郎朗的《長江之歌》完成了一段一分半鐘的獨舞。即使演出時間有限無法發揮自己全部的舞技,譚元元也并不遺憾, 只當作是不可多得的榮譽。

    有記者問她 :“以前提到上海的形 象,人們會想到劉翔和姚明,現在人們會想到譚元元,你怎么看?”她對于自己在國內知名度的提升感到驚訝,繼而又有些欣喜— 以前說起 的都是男孩,現在也終于有一個女孩了。

    為了參加世博會開幕式,處在演出季的她推掉了團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演出。盡管靠軟磨硬泡說通了團長,卻深知粉絲那關不會好過。

    她和記者談起粉絲吃醋這件事,顯露出一種甜蜜的無奈 :有時候我在周五演出多一點,周三的觀眾就會寫信來抗議 ;如果我多安排一些周三的演出,周五沒看到我的觀眾也會抗議。”

     譚元元少年成名,20 歲出頭的時候就俘獲了舊金山觀眾的真心。然而要想讓祖國的觀眾也了解到自己的舞姿,恐怕她沒有辦法找到比春晚更好的舞臺。

    在 2006 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她和舞蹈家楊麗萍、劉巖聯袂出演了舞蹈《歲寒三友:松、竹、梅》。其中,譚元元負責演繹松的部分。

    對于用芭蕾舞演繹松這樣的古典元素,譚元元把自己想象成松林間展翅的一只仙鶴。而受編舞要求,她需要在一個懸掛在半空中的直徑五米的圓臺上起舞,同時完成一些單腳動作,由于不得不為自己的安全考慮,兩分鐘的演出完成得并不十分容易。

     這個時候的她比以往更懂得小心自己的身體,因為就在一年前,她在演出《吉賽爾》的時候因為用力過猛而使胯骨脫臼,缺席了三個星期 的排練。在那三個星期里,舊金山的醫生勸她做微創手術,可當她得知手術可能會有后遺癥,而且還要花兩年的時間做恢復的時候,她毫不意 外地聽見自己說了不。

    11 歲的她或許會在渾身發疼地結束排練后哭著和媽媽說,這一切好像沒有我想的那么漂亮那么好玩。

    但是 28 歲的她已 經習慣和傷痛打交道了。譚元元憑一身對疼痛免疫的神經,讓再嚴重的傷痛也不敢輕易挫敗她的事業。她請中醫把自己脆弱的胯骨推回原位, 利用中藥慢慢調理,然后如你所知的那樣,三個星期后她回到了舞團, 第二年,一只仙鶴飛進了有松柏香的夢里。

    2001:歐洲巡演崛起世界芭星

    世界像是一夜之間醒來,知道有譚元元的存在。這是她成為舊金山芭蕾舞團首席演員的第四年,也就是這年,舊金山芭蕾舞團在歐洲進行了芭蕾巡演,譚元元的名字開始頻繁地出現在評論家的筆下。

    《紐約時報》舞評家 Anna Kisslgoff 用“結合了精致與大膽的特質”的描述形容她,而在日本權威媒體《舞蹈》雜志評選的 20 世紀 101 位舞蹈明星里 , 譚元元是唯一的華人。她還很年輕,普通的優秀舞者在她這個年紀很可能還只是群舞演員,可她已從眾星所捧的那輪皎月,逐漸變成一顆會自己發光的太陽了。這光芒在照亮她的同時,也在一些人心里投下了陰影。

    譚元元很早就在團里發現了一些不友善的眼神,不過對此她只說過“你嫉妒,但是拿不走我的東西”。而且她決不是什么新人了,掰一掰指頭,距離她第一次在國際大賽上獲得金獎已經過去了九年,她依然能想起當時評委烏蘭諾娃對她說的那句話 :“成為真正的藝術家,要用心靈去舞蹈。”只是怎樣用心靈去跳舞,即使在她的巨幅海報被掛在舊金山劇院門口的今天,她依然不能給出一個答案,或許那還需要下一個甚至下下一個九年。

    1995: 傳奇的開始

    1994 年的圣誕節,譚元元收到了一封邀請函。

    邀請函的落款人是美國舊金山芭蕾舞團藝術總監— 海爾吉·湯馬遜。他們僅在兩年前法國巴黎的第五屆國際舞蹈比賽上有過一面之緣。

    這個尚在德國斯圖加特的芭蕾舞學校學習的中國女孩剛剛品嘗過幸運的滋味,她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資格,成為該校第一個被授予獎學金的非德國籍學員。盡管如此,在短時間內,她仍然沒有做好準備去迎接幸運女神的第二次眷顧。然而奇跡就這么發生了,她被邀請去舊金山芭蕾舞團做表演嘉賓。

    我們如今很難再去查證當年那個初出茅廬的上海姑娘花了多少時間弄清楚這次邀請背后的深意,也無從得知她是怎樣在一字一句地斟酌之后回復了湯馬遜。我們只知道她收拾好行囊,按照邀請前往了舊金山, 之后再沒有回到斯圖加特的芭蕾舞學校。

    比起舞蹈,她在新城市先要學會的是如何買菜做飯。這個東方女孩在舊 金山的菜場才第一次見到奶酪 , 并把它當成了橡皮,拿在手里捏了又捏, 還奇怪這玩意兒能用來做什么菜。

    接下來的一切都不是什么秘密。她在完成了一段雙人舞和一支獨舞 之后被聘為舊金山芭蕾舞團最年輕的獨舞演員— 盡管此前還從來沒有人能夠連跳兩級,直接從學徒坐上獨舞的位置。兩年之后,她從最年輕的獨舞演員變成了最年輕的首席演員,從此舉世聞名。

    然而僅僅在當時,那個拿到邀請函的小女孩并不知道自己攥在手里的是一個怎樣的機會。她或許隱約察覺到人生的列車駛向了一條全新的軌道,可她一心一意想的全是芭蕾,只要能跳舞,不管是歐洲還是美洲, 不管要遠渡重洋還是行千里之外,她都可以只身前往。只要能跳舞。這么想著,年輕的女孩抬起精巧的頭顱,下顎繃成了一道干凈利落的直線,望進了鏡中那雙眼角上挑的眼⋯⋯



0% (0)
0% (10)
 以下是對 [芭蕾舞者譚元元:黃金二十年] 的評論,總共:0條評論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
申請鏈接
版權所有 華人舞蹈網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備11005826號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經開二區 郵編:130000
電話: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