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彰全球青少年藝術大賽組委會主席、旅美舞蹈藝術家、教育家周潔女士對中美藝術教育所作出的杰出貢獻,美國休斯敦大學今年8月為她頒發“終身成就獎”。這是休斯敦大學首次為華人藝術家頒發此項榮譽,也是周潔40多年藝術生涯中首個“終身成就獎”。
“中美杯”全球青少年藝術大賽在休斯敦的成功舉辦在休斯敦各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是一個中美主唱、世界共襄的盛舉,是首個由海外華人發起創辦的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影響力最大的跨國界賽事和公益活動。“痛,并快樂著……在辛勞中,體會著在海外傳播中國文化的意義;體會著中國藝術家的責任;體會著中外好友們對藝術對孩子們和對我的情義。”送走最后一批國際評委,周潔有些疲憊,卻依然精神振奮。
年幼時的周潔,因家庭“成分”問題,總考不進舞訓班。于是她跑去姨媽家,參加了川沙縣少體校武術隊,一練就是2年。10歲時,周潔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上海歌劇院,成為班里最埋頭苦干的那一個,“每個宿舍里有12個孩子,3層樓,所有泡開水、打掃廁所,什么苦活累活都是我來干。”
舞蹈是周潔一生的愛人,“舞蹈是美妙的,當我第一次站在嵌滿大鏡子和把桿的練功房,我的生命已經屬于舞蹈。對我來說,舞蹈(的重要)是連命都可以不要的”。正是這樣一種對舞蹈執著的熱愛與不屈不撓的精神,使周潔迅速脫穎而出。15歲主演了《小刀會》,17歲主演《半屏山》,之后擔綱主演了《鳳鳴岐山》、《木蘭飄香》等20多部大型舞劇和舞蹈,令她聲名鵲起。也因為刻苦的練習,她胸口第一根肋骨骨折仍帶傷堅持表演,自此留下病根。
在攀上個人藝術巔峰之時,周潔做出一個艱難而明智的決定,只身赴美,尋求藝術教育、文化交流新路。周潔以中國杰出舞蹈家的身份,遍訪在美的東西方舞蹈大師,切磋舞蹈藝術。她還走訪了其他藝術門類的杰出成就者,汲取養料,并通過講學、示范和演出等形式,向美國人民展示中國舞蹈的魅力。
1997年,周潔在休斯敦創辦“周潔舞蹈學校”,為美國人民了解中國舞蹈、中國文化打開了一個窗口。時任休斯敦市長的李布朗為此頒布市長令,把11月20日定為“周潔舞蹈學校日”。
周潔回憶,18年前,去休斯敦的國人較少,當地人對中國的印象“就是錄像帶里看到的張藝謀電影”,扭秧歌、獅子舞,始終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我急著想告訴他們,中國完全不是如此,中國藝術其實走在很前面,還有一大堆文藝工作者也是很專業的。當時,內心的責任感催促自己去辦學。”
回首往事,周潔把40年的藝術人生劃為三個臺階——第一個臺階是美的體現者,用心靈和肢體感悟塑造個人化的舞臺和銀幕形象;第二個臺階是美的傳承者,培養孩子們對舞蹈的熱愛和向往,并看到自己的夢在他們身上延續;第三個臺階是美的耕耘者,以舞蹈為紐帶,進行中西方文化交流,讓下一代了解和熱愛祖國,并將中國舞蹈、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2002年,周潔回到故鄉上海,開辦了姐妹舞蹈學校,把西方的舞蹈藝術引進來。在中美兩地舉辦了27屆大型舞展,并每年舉辦夏令營,讓美國的孩子來中國、讓中國的孩子去美國,今天,周潔舞蹈學校已經聞名海內外,已經成為中美舞蹈教育的優質品牌和引領者。“時間過的真快啊,我中美兩地辦學近18年了,風風雨雨,真是充滿挑戰,這是我四十多年藝術人生的艱苦磨礪,感謝所有支持和幫助過學校的人,如果沒有大家的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們的今天,我希望在祖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契機,為中美兩地的文化交流和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盡一點綿薄之力。”
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的實現她們的藝術夢,她發起“周潔文化愛心基金”,專注于為貧困家庭有藝術才能的青少年提供免費的藝術培訓,改善貧困地區藝術教學設備不足的狀況,幫助貧困地區青少年開展文化藝術教育。“希望通過這個愛心基金,讓持有藝術天賦和夢想的孩子們,通過藝術不讓生活的貧困限制他們的成長,讓青少年都擁有藝術的‘中國夢’。”周潔相信,“有許多孩子像我當年一樣擁有舞蹈的夢想,我希望用我的力量,盡力去幫助他們、培育他們,為他們實現夢想搭好階梯。”
2015年初,由周潔發起創辦的美中國際藝術教育聯盟,聯合中美藝術界、教育界、傳媒界領軍人士,構筑藝術教育資源共享平臺,著力于培育青少年的藝術才華與國際視野,與世界分享中國文化藝術的魅力。全球青少年藝術大賽由美中國際藝術教育聯盟、休斯敦大學亞美研究中心、美南報業電視傳媒集團聯合主辦,正是在這一理念與追求之下的實踐。
為了舉辦這次大賽,半年多來,周潔推掉了所有的事情,全力投入于大賽的策劃、宣傳、組織、拍攝、評委的邀請等工作。“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解決,每天都是以跑步的節奏在工作”,她說,“經常剛睡下去,突然又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的確,由民間機構發起并舉辦國際級大賽,橫跨中、美、加、瑞等多個國家,難度可想而知。
作為舞蹈家的周潔,對大賽又有著非同一般的藝術眼光和專業要求,在創意、畫冊、獎杯、紀念品、宣傳片等各個環節,她都有很高的標準,并與專業人士充分溝通、交流,確保達到理想的效果。她既在幕后辛勤耕耘,完全把自己的形象置身度外,但是又必須立刻以美麗的形象、飽滿的精神接待嘉賓,站在舞臺上。很多人不解,為什么她會選擇如此巨大的付出,選擇承擔沉重的工作壓力和精神負荷,包括親人也勸她放棄,但她說,“也許是因為生于60年代,對孩子的責任,對休斯敦的情感,都讓我備感責任在身,孩子的滿意,專家的滿意,大賽的圓滿,讓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了。”
作為休斯敦華人活動中最為成功閃亮的一場盛會,全球青少年藝術大賽在休斯敦引起了轟動,極大地豐富了當地的文化生活,也讓主流社會的精英們進一步了解、走近、欣賞中國的藝術的品質和魅力。面對各方贊譽,周潔謙和地說:“文化傳播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需要許多藝術家、許多人,像螺絲釘一樣,去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每一個細節。大賽的結束不僅僅是鮮花和掌聲,我更希望能帶來一些思考,一些推動。讓更多的有關部門看到鮮亮的背后,藝術家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我們也期待更多更有力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