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華人舞蹈網_體育舞蹈-體育舞蹈視頻 >> 舞蹈種類 >> 芭蕾舞蹈 >> 芭蕾新聞 >> 瀏覽文章
精細的人物刻畫,正能量充沛的劇情設置……《紅色娘子軍》一向是無數人心目中紅色經典的代名詞。南寧日報登出“花樣南寧大舞臺”藝術精品月月演第二場——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將于5月17日晚在南寧人民會堂隆重上演的消息后,接到了不少讀者打來的關注電話。從他們期待與激動的情緒中,很輕易就能感受到《紅色娘子軍》曾在他們生命中留下的深刻烙印。可以說,《紅色娘子軍》深深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
近距離感受第五代演員表演
家住金洲路的鄒道先生是“娘子軍”的忠實粉絲,對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歷史和沿襲如數家珍。“上個世紀80年代末,我參加工作領到第一份工資,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一臺唱片機和一張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黑膠唱片,每天都要聽上幾遍。”鄒道如是說。鄒道解釋道,生于60年代末的他,在成長過程中始終都有《紅色娘子軍》伴隨左右,“先是有電影放映,后來又有全國推行的樣板戲,幾乎每個人對于《紅色娘子軍》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詳。演出的次數再多,人們也是百看不厭,因為紅色娘子軍擁有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對我們那一代人來說是一種精神支柱,是我們的英雄偶像。”
隨著時代的發展,VCD機和光碟的出現,鄒道又買到第一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光碟,并通過網絡視頻欣賞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各代版本的片段,甚至他還珍藏了《藝術人生》采訪五代飾演洪長青、吳瓊花演員的視頻。鄒道說:“我迷到什么程度,《紅色娘子軍》幾代男女主角演員參演的其他劇目,我都會去找資料、找視頻。遠的不說,第五代‘瓊花’張劍主演的芭蕾舞劇《天鵝湖》《大紅燈籠高高掛》等,我都看過。”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南寧站演出開票后,鄒道馬上買票并選了一個好位置,“每代‘娘子軍’表演、跳舞風格都不同,我就想進劇場感受第五代演員的現場表演。”
回憶自己的童年和青春
《紅色娘子軍》是中國芭蕾的“代名詞”,是中國芭蕾史上一座傲人的里程碑,也是世界芭蕾史上一個不朽的傳奇。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颯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將西方芭蕾的技巧與中國民族舞蹈的表現手法完美結合,創造出民族芭蕾的世紀精品,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藝術領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跡。在音樂創作上,《娘子軍連歌》《萬泉河水清又清》等音樂幾十年來經久不衰,深入人心。
像鄒道這樣,對《紅色娘子軍》有著特殊感情的同年代觀眾很多。家住北湖路的覃小潔女士是為了“回憶自己的童年和青春”。覃小潔是資深文藝女青年,她告訴記者:“南寧文化演出市場很少有這樣精品、經典劇目上演,此次上演的《紅色娘子軍》一定不能錯過。而且,人是很奇怪的一個物種。小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到影院看紅色舞劇,我哭鬧個不停;工作以后,也曾到現場看過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也沒有太多深刻感觸。但到了一定年紀,那些記憶和感受如洪水般襲來,也許就是曾經扎在心里的‘種子’扎根、發芽、成長,使我一定要走進劇場再次感受這部劇的魅力。”
對《紅色娘子軍》有一種向往
受到震撼的不僅是從那個時代走過的人,《紅色娘子軍》對現代的年輕人也有著不小影響。“80后”謝明麗女士表示,他們也可以說是聽著《紅色娘子軍》的故事長大的。“即使沒有看過電影、芭蕾舞劇,也聽過娘子軍的鼎鼎大名和他們奮戰的故事,像瓊花和洪常青的勇敢與堅毅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謝明麗打算帶著準備上小學的女兒一起去看《紅色娘子軍》。她還表示,作為在和平年代長大的年輕人,對于故事中的很多情緒其實不是完全能體會,“像是為了革命犧牲自我,還有那種為了共同信仰艱苦戰斗的堅韌,都還不能特別的感同身受。對于“紅色娘子軍”我們更多的是向往,所以我去看演出,想通過它去感受前一輩人的激情,去體會他們的感情,去了解他們的犧牲,這樣才能更加完整我腦海中對“紅色娘子軍”的勾勒,也希望女兒能接受這方面的教育。”
中國國際標準舞總會 | 搜狐網 | 五環體育舞蹈網 | 國家體育總局 | 體育舞蹈視頻大全 | 中國體育舞蹈網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專賣 | 中華舞蹈網 | IDSA世界體育舞蹈協會 | 中國國際踢踏舞協會 |
拉丁匯 | 泰安市體育舞蹈運動協會 | 舞蹈服飾品牌網 | 中國體育舞蹈教師協會 | 世界華人體育舞蹈協會 | 亞洲國際舞蹈聯合會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憑風拉丁舞專業培訓中心 | 山東舞蹈網 | 鬼步舞論壇 | 中國國際標準舞蹈網 | |
優舞網 | 拉丁舞曲大全 | 女鞋品牌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