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國標舞藝術表演水平要從少兒抓起
—CBDF副秘書長李淑芬談“希望之星”青少年國標舞表演舞展演
在中國國際標準舞總會30周年慶典活動中,“希望之星”青少年國標舞表演舞展演是重要活動之一。2014年,國家教育部下達了《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若干意見》的文件后,CBDF就開始考慮如何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實處。因此,中國國際標準舞總會在2015年推出“希望之星”青少年國標舞表演舞展演的品牌,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提高廣大青少年國標舞的藝術水平。
2015年的第16屆CBDF青少年國際標準舞錦標賽中,總會在華東和西南舉辦了兩場青少年國標舞表演舞展演。這是CBDF首次舉辦青少年國標舞表演舞展演,盡管是初步嘗試,但已產生積極反響。在數十個參賽作品中,涌現出一批立意好、有創新、具備一定潛力的作品,整個活動效果超出預期,這無疑讓我們信心倍增。今年我們會加大力度,繼續推進青少年表演舞展演的開展。今年的“希望之星”活動主要為“5+2+1”的模式。去年只有華東和西南兩個區域的青少年錦標賽舉辦了展演活動,而今年的展演活動除了在第17屆CBDF青少年國際標準舞錦標賽舉辦兩場展演外(2),還將貫穿在“中國杯”巡回賽五個分站賽賽場(5),最后還將擇地舉辦青少年國標舞表演舞的總展演(1),也稱“CBDF少兒春晚”,這就是“5+2+1”的模式。這樣,不僅在兩個區域的青少年錦標賽上有所呈現,在“中國杯”的5站巡回賽上,也有青少年國標舞表演舞展演活動的舞臺。
由于青少年國標舞表演舞展演活動處于起始階段,因此節目的質量和活動的參與面成為面臨的主要難點,大家對這個展演需要有一個認識和熟悉的過程。去年我們搞了兩臺展演,節目數量、質量還不盡如人意,其中編導力量薄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此,今年我們除了擴大展演活動之外,還會在“CBDF明星公益課堂”活動中,邀請舞蹈界著名編導開設大師班,安排優秀國標舞表演舞編導舉辦創作講座,舉辦短期編導培訓班等等,給那些從事青少年國標舞表演舞創作的編導和教師普及編導知識,提高藝術素養,給年輕的編導們一些啟發,教會他們如何進行題材選擇,如何界定隊列舞和表演舞,如何編排,如何讓節目更有思想……總會將通過這樣的舉措,來充實和壯大編導力量。
總會始終堅持國標舞首先是舞蹈藝術,任何選手競技水平的高低與他的舞蹈感悟、音樂感知、藝術感覺密切相關。正在學習國標舞的廣大青少年,他們將來或是成為職業選手,或是成為培訓教師,都離不開表演舞創作演出的錘煉,而國標舞藝術表演水平的提高,則要從青少年開始抓起。
8站的青少年表演舞展演活動工作量很大,壓力肯定是有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不管怎樣,我們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