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舞蹈資訊 精彩視頻 舞蹈種類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現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賽 舞蹈教學 音樂下載 精美圖庫 會員服務
國內資訊  國際資訊  明星檔案  舞蹈前沿  舞蹈評論 
比賽視頻   大賽視頻   積分視頻   會員上傳   表演視頻   教學視頻   彩訪視頻   視頻集錦  明星視頻 
賽事通知   比賽成績   國內賽事   國際賽事   比賽規則   裁判介紹  
教學資料  舞蹈知識  舞蹈名師  舞蹈考級  舞蹈培訓 
拉丁音樂   摩登音樂   表演舞蹈   團體舞蹈   其他音樂   音頻光碟  
積分說明   VIP會員   會員登錄   附近的人   求職招聘   尋找舞伴  

您當前位置:華人舞蹈網_體育舞蹈-體育舞蹈視頻 >> 舞蹈種類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技巧 >> 瀏覽文章

民間舞蹈文化對民間舞教學內容的滲透

本站原創 佚名 【字體: 】 2013-9-28 10:16:00 點擊:
    民間舞蹈,顧名思義是源自民間的舞蹈。它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是諸多藝術形式的來源,是由人們在勞動生活中逐漸形成的體態。它是以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為來源,并由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來傳承的一種傳統舞蹈形式,是一種既古老又年輕,同時又情貫古今的藝術,表達著人們最真實、最純樸的情感,并具有獨特的舞蹈風格和地方特色。

  在民間舞蹈文化的教學中,應讓學生深刻地體味民間舞蹈的內涵,給學生一個立體的知識結構,讓舞蹈教學不只是在身體上、形態上的訓練和模仿,還要更深層次地進行文化背景的拓展。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民間舞蹈文化從外在形態到內在文化的內涵,達到使學生更好地做到身心合一,內外融合地表現民間舞蹈的風格和特征。

  一、技術性與知識性相結合

  舞蹈的技術性是指舞蹈形態、動作、風格方面的技能技巧;知識性是指舞蹈文化,將舞蹈形態和舞蹈文化有***結合起來,可使舞蹈動作更富有表現力。

  在教學當中,深刻體現民族精神,保持民族舞蹈風格極為重要。因為舞蹈是實踐性的教學,如果只是重視形態教學,而沒有內涵講解,則會導致學生只有形似而缺乏神似,民族特色淡化的危***會慢慢出現。因此,我們必須將舞蹈文化知識與課堂教學融合起來。首先在教動作同時要分析它源于何處、從何而來。其次,把握舞蹈動作的情感脈絡和情感依據。再次,要隨著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吸收各民族發展信息,將傳統風格與時代特色相融合。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人民的精神面貌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改變。這些變化必然反映到舞蹈教學中。只有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動作的“源”,才能體現到動作的內在,表演起來才能更豐滿、更有表現力,才能真正表現出民族精神的動作特性,在動作與內涵韻味上相融合。

  二、動作韻味與民間舞蹈風格相結合

  把握民間舞蹈動作的關鍵是內在的韻味。而在教學動作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講清動作的內在韻味和形成這種韻味的文化背景。因此在教學當中,不僅要教會學生身體上的動作,還要調動學生去“感悟”。讓他們有想象的空間,不是干巴巴地做動作,要帶著感情去表演。在理解民間舞蹈文化的支撐下,進入身心合一的表演境界。這樣用舞蹈文化作為底蘊,舞蹈會更加有感染力、有活力,還會對我們中國民間舞蹈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三、運用直觀示范形象或具有民族風情的服裝和道具

  在教學當中,學生腦子里如果只有老師教授的一些動作內容,就很難將動作與地域舞蹈文化風格相融合,從而失去中國民族舞蹈的繼承價值,割斷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創作的“源”。教師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用身體表現各民族的審美意識,掌握氣韻、傳統體態和表達情感的獨特手段。在課堂上當然不會有民間那種自然的環境,如農作的田野,學生往往難以感受到勞動人民的那種熱鬧歡騰自娛自樂的場面,更別提去感悟該民族的特有動作語匯。對此,必須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設立相關的學習主題,盡可能真實地進行教學,利用生動直觀的示范形象或頗具民族風情的服裝、道具等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聯想,從而讓學生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去深刻感悟舞蹈內在韻味,體驗由不同民族心理特性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所產生的不同民族的舞蹈風格。

  四、運用呼吸結合文化進行教學并進行舞種分析

  在藏舞教學中,可從音樂曲調入手,從地域分析;如:弦子,音樂曲調悠揚動聽,舞蹈動律松弛優美、綿延流暢,因而呼吸便有了連貫性和控制性,表現出一種動人的優美感;在蒙古族舞教學中,呼吸特點為快吸慢呼。蒙古族舞的訓練是呼吸的運用和氣質訓練的結合,它的流動多以呼吸帶動起伏,以流暢自如的氣息體現動作的輕重緩急、大小強弱、抑揚頓挫。只有動作和呼吸的有效配合,才能顯示出力度的韻味,才能體現出蒙古族舞粗獷、彪悍、豪邁矯健、穩重端莊的特點。


0% (0)
0% (10)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
申請鏈接
版權所有 華人舞蹈網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備11005826號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經開二區 郵編:130000
電話: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