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舞蹈資訊 精彩視頻 舞蹈種類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現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賽 舞蹈教學 音樂下載 精美圖庫 會員服務
國內資訊  國際資訊  明星檔案  舞蹈前沿  舞蹈評論 
比賽視頻   大賽視頻   積分視頻   會員上傳   表演視頻   教學視頻   彩訪視頻   視頻集錦  明星視頻 
賽事通知   比賽成績   國內賽事   國際賽事   比賽規則   裁判介紹  
教學資料  舞蹈知識  舞蹈名師  舞蹈考級  舞蹈培訓 
拉丁音樂   摩登音樂   表演舞蹈   團體舞蹈   其他音樂   音頻光碟  
積分說明   VIP會員   會員登錄   附近的人   求職招聘   尋找舞伴  

您當前位置:華人舞蹈網_體育舞蹈-體育舞蹈視頻 >> 舞蹈教學 >> 舞蹈編導 >> 編導名家 >> 瀏覽文章

楊麗萍談藝術

本站原創 佚名 【字體: 】 2014-1-11 15:18:00 點擊:
    舞蹈藝術家,1958年生于云南,洱源白族人,以“孔雀舞”聞名。1994年,獨舞《雀之靈》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獎。2003年,楊麗萍任原生態歌舞《云南映象》總編導及主演。在2012年央視春晚以舞蹈《雀之戀》,再展舞蹈詩人的風姿。
    出生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饑餓記憶為她的人生啟幕,“我記得我奶奶都是趁著半夜爬過河去,摘南瓜來給我們煮著吃”;經歷十年“文革”,她骨子里流露著悲觀,“我對人性很悲觀,我很警惕”;四十年舞蹈生涯,她自稱守望之人,“小時候就知道跳舞是生命需要”,“我在這里守候,我是守望的人”。她說,我看到事情的真相,太多利益對我沒意義。她,就是舞者楊麗萍。
  我對人性是悲觀的,我崇尚自然現象
  問:除了自己個人生活以外,我看您很少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討論,針對一些社會議題您是什么態度
  楊麗萍(下稱“楊”):不太想去,但我對人性是悲觀的,因為我們經過“文化大革命”,所以非常警惕,我很警惕,像孔雀一樣警惕,小心,因為人是最可怕的動物,要不杰克遜就不會死了。
  問:1971年進入版納歌舞團的時候,正值“文革”。
  楊:所以看到很多,看到人吃人,人傷人,現在一樣的。現在隨時人都會傷害你,他們甚至傷害你不知道為什么傷害了你。
  問:那個階段會在你身上留下什么樣的政治印記
  楊麗萍:不光是“文化大革命”,現在一樣的,只要你給人機會,給他時間、土壤,說現在可以放火了,你看他就會到處放火了,現在沒人管沒法律了,他就開始砸窗戶了,他就開始拿著機槍掃射了,所以我很悲觀,人很復雜。
  問:您覺得這種復雜是什么
  楊: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樣打開了,什么都出來了,蒼蠅、蚊子、孔雀全都放出來了。
  問:這是不是也影響了您對婚姻和歸屬感的理解
  楊:我很崇尚自然現象,大企鵝養一個小企鵝,它可以一個月不吃東西,然后把它養大了,小企鵝長大了就走了。企鵝與企鵝之間就是這樣的一個,它們也有集體,它們也有一個個體,這樣的一個自然現象。不太喜歡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一些規定,約束,我那個《孔雀》里面的第一幕就是鳥籠,我在上面,把它們放走讓它們自由。
    跟孔雀學著做人,盡量去奉獻
  問:在您的理解中,婚姻只是一種關系,一種契約,憑需要來取舍它的存廢,不必太過糾纏,那人跟人的這種關系是否構成責任
  楊:在這個社會上很難,很難跟人相處,就是要以善待人,盡量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然后盡量不要索取,比如說兄弟姐妹,你給予別人的東西,你不要想他要夸獎你,說大家對我很好,這個不需要。
  人要找到一個愛的感覺,跟一個人相愛,然后那個人就會要求你,你就要有責任,所以你一般都簡單一點,盡量去奉獻,我的態度就是,基本上就是盡量去奉獻。比如說我要去哪里演出,就按我的想法,我就會說我來演出,他問你需要多少錢,你的演出費多少我說你出個價吧,我不會出價,你愿意出多少,我覺得合適我就去,不合適我就不去,就不會去給別人一個非常大的壓力,你可以選擇不去。
問:您排斥這個嗎
  楊:我不是排斥,我看到事情的真相,都是太多利益的,對我來講沒有意義。我喜歡用舞蹈,用藝術,用精神跟人去交流,而不喜歡用一些這種七七八八的東西。
  該什么時候開門,什么時候關門,這個度,不能什么都不知道,跟這個社會隔絕,也沒必要。希望我們永遠在原點上,世界再紛亂,再亂,你永遠不去繞圈,你永遠在最原點,你肯定要去慢慢轉,最后還是回到這個地方,出生地就是始發點。
人太復雜,其實我們就是一棵小草
  問:談談您的價值觀。
  楊:就是特別像自然里的。
  問:還是要回歸到自然。
  楊:一棵樹長大了,它長起來了,能讓你呼吸到氧氣,然后它給了你綠蔭、清涼,然后它自己是靠著陽光,靠著大氣存活。只要你不去砍它,人為地把它砍壞,它自己就會生長,然后這就是它的價值。但它為什么要長那么大,沒人知道。你去問那棵樹,或者問太陽,你為什么要給我們光明,是我們要給你錢嗎你照亮我們,就這么簡單,這就是太陽的價值觀,月亮的價值觀,包括一棵樹的價值觀。
  我們人太復雜,其實我們就是一棵小草,你想宇宙有多大,我們根本就是一個小細胞。我們用光的速度都找不到宇宙的盡頭。然后我們好好在這里,我們一個生命最多一百年就逝去,然后再生長,世紀永遠在更替,從發芽、開花、結果、掉葉子和下雪,然后再發芽,都是在輪回。太短了,人的壽命太短了。所以這么多東西我就不想去想,因為太沒用。我的價值觀是什么不想去把它說清楚,如果要用文字說清楚,就像我怎么去比喻這么一棵樹,或者太陽。
  問:您從什么時候有的這種體悟
  楊:我就是從自然里學的,就是跟那些僧人學的,跟孔雀學的。我要是有個孩子我也不會強迫孩子做任何事。我現在沒說你必須要上學,你想學這個你就學,我會指導她,跟她談,平等地談,而不是強迫的,然后盡量地給予她,然后在她身上發現她,告訴她,讓她找到自己,這個就是我的方法,這個很簡單。
不是商業而是生存法則,靈魂也要吃飽的
  問:外界對您還有一個評價是“在商海摸爬滾打多年的并不天真的藝術家”,商業和藝術,最難兼容的兩個事情,在您這里似乎得到完美的結合
  楊:我們是在原點上,我們在始發點,我們也在終點,我從來都在這個點上,所以我是特別清晰地知道。在2000年以后,人們知道一個電影要拍出來一定是要有票房的,2000年以前就是誰愛票房誰不是藝術,你看現在人才明白。我跳《雀之靈》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我這個舞蹈出來以后,跳出來以后一定是跟人有關系的,是人需要的,是可以買票來看這個作品。
    所以我2003年演的《云南映象》一樣,走到哪都是票房,從舞蹈門類票房上沒有問題,這個是一種生態的平衡。你說我們一群人跳了半天舞蹈,我們花了那么大的體力,我們跳舞是要花體力的,我們跳了那么多,我們感受到了,我們的靈魂有了寄托,然后我們跟人沒有關系,這是欠缺的。就好像太陽出來沒有用一樣,我們太陽出來,太陽升起來一定是它跟我們每一個人,跟我們的宇宙,跟我們的地球是非常的相關。
    我們是舞臺藝術,我們不是小時候的,在篝火邊上自娛自樂,我們只要一進到劇場,我們就會是一個儀式,宗教,舞蹈宗教。人是要信宗,有信仰的,觀眾就是信仰,也跟我們一樣信仰,所以他們來看我舞蹈,所以我們都是有信仰的人,就是舞蹈是我們的信仰。
  這不是商業,這就是一個食物鏈,是一個生存法則,因為人們不單是要吃飽肚子,靈魂還要吃飽。比如說我們在臺上跳舞,觀眾靈魂沒有吃飽,所以你必須是又要有精神的,又要吃飽肚子,這是個特別簡單的,這不是商業。這叫一個非常和諧,很生態,我們活得很生態。
  問:現在有“出書熱”,您本人好像從未出過書,為什么
  楊:你要出書,就像跳舞是你擅長的,出書不一定是你(擅長的),出什么,有沒有意義你只是為了出一大堆書,然后不停地送人。



0% (0)
0% (10)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
申請鏈接
版權所有 華人舞蹈網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備11005826號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經開二區 郵編:130000
電話: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