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把心交給對方”與喬安-娜波爾頓在黑池講習視頻《身體的光輝》中所講的“胸廓左邊向里就是向舞伴和我們倆人的共同中心去”以及“各自將身體向里轉向兩人的共同重心”的說法是一致的。這都是一種技術動作的描述,兩種說法有異曲同工之處,這就看我們如何以身體感覺來理解了。我認為喬安-娜波爾頓的視頻講解算是講“兩人通過手臂連接形成穩固架構,去靈動而舞”問題,到目前為止最完整,最精準,最有實用價值的講解了。
請看喬安-娜波爾頓女士的講習視頻:http://user.qzone.qq.com/411013167/share/1360320811
請看喬安-娜波爾頓女士視頻中文翻譯:http://user.qzone.qq.com/411013167/blog/1334250828
“把心交給對方”這是摩登舞教師在指導學生擺架形時常用的一種形象化比喻。其實,就是一種兩人在形成共同舞姿架構時,為了創造更大的三度空間,要求雙方都將身體轉向對方,形成一個共同重心的身體動作。也是摩登舞教師在指導學生保持正確架型時常提到的一個要求。其要領是:雙方在搭好架型后,各自都將身體胸廓的左側(心臟所在部位),以腰椎為意識向里向右轉向對方,這樣所形成的架型就會顯的更大,更有線條感和空間感。這樣就可以創造出一個漂亮的舞姿形態。
也有人認為“把心交給對方”不光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應該還有更深層的含義,認為也是一個摩登舞賴以生存的,異性間交流的哲理性問題 。“摩登舞是一種需要男女雙人密切配合的舞蹈,如果跳舞時舞伴雙方總是不斷的爭吵,各人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總認為跳的不好,都是對方的責任。想想看,如果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最好的,每個人都想最大程度的展現自己,每個人都想著如何使自己表現的更充分,而忘記了對方的存在,致使舞伴雙方三心二意,互相找岔,或者不信任對方的能力,沒有心靈的相通,這樣能跳好舞嗎?”。
我認為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也就是,異性共舞其心理感覺是很微妙的,往往這種感覺是只能意會,而不好言傳。可以想象如果兩人的“心”都是對持的,彼此間沒有信任那怎么可能來談合作和密切配合呢”?國際大師、IDTA副主席摩根先生就說過:“如果想在國標舞領域有所建樹,你就必須交好三個朋友,一是地板,二是音樂,三是舞伴”。以此來說,朋友都沒得做了,還談什么默契配合呢?且不說親密,就連起碼的相互尊重都沒有。不仿我們用哲學的方法反過來思考,把"把心交給對方" 理解為時刻為對方著想,她覺得不舒服,肯定是因為我作的不好,問問對方:我應該怎做才能讓你滿意。對方的姿態不漂亮,首先是因為我做的不夠漂亮。你為我想,我為你想,兩人才能真正做到一心一意用一個共同重心去跳舞,摩登舞是雙人跳的舞蹈,要想自己美,首先要讓舞伴美。只有當兩個人真正做到用一個“心”來思考,兩個人一條心,用一個共同身體重心去舞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視對方的動作為己出”,形成一個“身心合一”的整體去舞蹈,這才是摩登舞通過重心連接再去同步舞蹈的最高境界。
說來“把心交給對方”只是一種技術方法,這并不是我們最終的舞蹈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通過這種延伸胸頸線條的方法創造出一個完美的舞姿。當然,這個完美的舞姿必須要有中腰來支撐,這就像是一枝花,必須要有要有枝干來支撐,而枝干還必須要有根不斷地補充養分才會茁壯有力,才能經得起風吹雨打。關于這個問題,上海的【金蛇狂舞】與舞友【千千姐姐】在群聊談的很透徹。
“女士胸腰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點,開胸腰不能孤立去做,而必須寄生于拉線條立腰。在做好拉線條立腰的情況下,伴隨著前面橫膈膜的上升和后面的壓背,會自然地出現一定程度的開胸腰。只要是這樣出現的開胸腰,就是正常的,也是分寸適度的。換句話說,我們需要集中注意力來維持的并不是開胸腰,而是拉線條立腰,千萬不可本末倒置。
第二點,較大程度的開胸腰一定不能出現于靜態,而只應該呈現于動態的線條延伸過程中。我多次論述開胸腰的力學本質是胸腰(包括頭頸)在人體運動過程中相對于中段和底盤運動的滯后。這種滯后是柔韌性的體現。
在理解上述原理的基礎上,可以自己去思考下面列舉的一些不良現象產生的原因和治理方法。一,在靜態時拉線條和立腰不夠而胸腰卻打開較大。靜態尚且如此,進入動態就更嚴重。二,在靜態時拉線條和立腰是充分的,但是胸腰打開過大。靜態時已經把變化的余地吃光或接近吃光,進入動態極易造成延伸死板和動作僵硬。三,剛進入動態時(尤其是第二步)不能自然地加大開胸腰的程度,在動態之后更不能減小開胸腰的程度。國標舞是非常優美和連貫的舞蹈,需要注意,一定不要出現刻意的下腰動作”——千千姐姐
“很多女士下大要,就是沒有把腰椎立起來。想要把腰椎立起來必須是腳下給地板產生壓力從而引發上身胸腰的打開,在動態下還需身體擴張拉升”——金蛇狂舞
“學習摩登舞不容易,只有經歷過這個過程的舞者才能理解”——千千姐姐
“對,只有經歷過并理解其中的含義的舞者才懂的其中奧秘”——金蛇狂舞